万古霉素是临床常用的糖肽类抗菌药物,它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等引起的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
为什么要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
万古霉素治疗窗窄且个体差异大,容易受到年龄、体重、肝肾功能、重症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与体内浓度密切相关。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小于10mg/L时,易诱导耐药;大于30~65mg/L时,易引起肾毒性;大于80mg/L时,易产生耳毒性;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其肾毒性的发生率为14%~35%。因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使其血药浓度维持在安全有效范围内。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的监测?
1.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肥胖患者、烧伤患者、应用肾损害药物的患者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肾损害药物指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B、环孢素、他克莫司、铂类化疗药等)。
2.新生儿/儿童等年龄较小的患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RRT)的患者。
3.肾功能不稳定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肾功能会出现显著恶化或提升。
4.老年患者(大于65岁)。随着年龄的增加,肾功能会逐渐出现衰退,所以老年患者使用万古霉素前应评估肾功能。
5.对于中重度心力衰竭者,成人体质量过低(BMI体重指数低于18.5)、肾功能亢进(肌酐清除率大于130)等人群,应特别关注。其中,易出现肾功能亢进的人群包括颅脑创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烧伤、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危重患者等。
万古霉素的治疗浓度范围是多少?
万古霉素主要监测血药谷浓度,治疗浓度范围为10~20mg/L。
1.对于一般患者(非严重MRSA感染),推荐谷浓度维持在10~15mg/L。
2.对MRSA引起的复杂及重症感染,如:血流感染、脑膜炎、重症肺炎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建议将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维持在15~20mg/L。
3.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推荐万古霉素谷浓度维持在5~15 mg/L。
万古霉素TDM推荐的采血时间是多少?
1.起始谷浓度监测:肾功能正常者,建议开始给药后48小时(通常为第5剂给药前30分钟)首次监测血药浓度。对于肾功能不全者,推荐开始给药后大于72小时首次监测血药浓度,并根据肾脏功能调整首次监测时机。
2.后续谷浓度监测:调整剂量后至少在更改方案后第5剂给药前再次监测谷浓度,直至患者在新的剂量方案中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入住ICU、接受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或严重感染患者,至少1周重复进行1次监测。
作者简介》》》
封孟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抗肿瘤药物专业临床药师,从事临床药学相关工作3年,擅长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与优化,抗肿瘤药物的管理等。
(文/封孟江)
原标题:健康科普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血药浓度监测(二)——万古霉素
编辑:牟小容 责编:黄蔷 审核:王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