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静物(组诗)
文/绿野
青蛙
昼伏夜出。因为它们没有梦
懒惰,则愧对欣欣向荣的山村
农事的伴音,从淡青,到浓绿,到墨绿
不断深化山河及憧憬的颜色
一颗流星滑过水潭,一只蛙弹射而起
它收缩了几下空腹,仿佛有了结论
天上掉下来的不是错觉就是虚无
晚风睡了,蹲在横枝上的松鼠睡了
满天繁星醒着,玄月半睁半闭
溪流追寻诗歌和远方,前赴后继
一个把日子过颠倒了的阿妹,也醒着
他看见蛙鼓擂破的夜空,漏光
石桥
“大清乾隆十三年六月十二日立”
石桥的生辰,像一串久治不愈的伤痕
青苔厚积:天赐的草药止不住“深刻”之痛
抚摸阴文,丝状柔弱之根已入石三分
触感苍凉,坚硬,潮湿
再匆忙的过客,都要止步凝思良久
掐算小桥寿高几何及自己的辈分
越看越不堪重负的身形
驮送过多少旧梦和新人
桥本逼仄,却以隔栅分出行人类别
北去者,坚信此去天空海阔,前程无量
南归人,已随时为受挫者备好退路
三月的细雨里,青苔禾苗一样蓬勃
旨在让来来去去的人,与时代共勉
与春天同步
蚯蚓
偌大的城市没有种植业,只有
成片成行的商业,工业,庄严肃穆的事业
摩肩接踵的人流受街道排挤
有的擦出火花,有的擦出伤痕
实在显得多余的人自觉寻找入口
扫码付款,把自己倒卖到地下
地下有蚯蚓:钢铁出身的软体节肢动物
不松土和转换土质,按既定目标
疏散时间短缺和想走捷径的人
山村寒彻未减,朔风横扫原野
隐蔽战线里的蚯蚓守土有责,无声无息
咽下黄泥和人间渗入的苦水,转换土质
锄地,起垅,远比预想省力节时
我这第三种蚯蚓,一生忙碌地上
行动渐渐滞缓,思维冻土般板结
种子必须应时入土,意念强制缩短睡眠
风雨无阻早出晚归,自筹余生的粮食
最终也被时光倒卖到地下,用作磷料
春不见新禾秋不见果实,徒生野草和灌木
起跑线
校园里的童年,低头,弓腰,屈腿
蓄势待发,目光穿过自己的双胯
盯着裁判庄重的表情,高举的指令枪
50米,100米,3000米,终点可望可及
山路乱于蛛网,崎岖且漫长
遍布深潭、幽谷、陷阱和悬崖
中年,越活越不知何处为起点和终点
迷茫的赶路人,永远在路上
太阳看透我,把我的阴暗面摆在地上
挂在崖壁晾晒,表明特意大量向我倾斜
旭日好随落日难追,转眼今日熄灭成昨天
金辉,银光,谁都不可或缺
残缺,圆满,月亮最懂夜的黑
我沿河夜行,它泅渡相伴
我走它走,我停它等
我们,始终保持在同一起跑线上
作者简介:绿野,本名秦大权,丰都县作家协会党支部书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