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看大变化,数字重庆在身边。在重庆,哪一种交通工具最容易“出圈”吗?它不但容易出圈,更是频频登上全国热搜,让全国人民向重庆人民投来羡慕的眼光。这就是重庆城市交通的动脉——轨道交通。
在轨道交通18号线,智能安检门能够实时地统计每天的人流量,通过安检上方屏幕旁的摄像头,便能够实时检测乘客是否携带违禁物品。这里的智慧边门也“升级”了!它集拍打门门禁和人脸识别于一体,同时具有掌纹功能。在紧急时刻,它可以作为远程设备开门,从而起到疏散客流的作用。在2号线,车厢运行过程中,乘客还可以看到屏幕中显示车厢拥挤程度,帮助乘客选择更舒适的车厢。
在重庆,错综复杂的城市轨道交通是如何以最高的效率运行的呢?答案就在重庆轨道集团大竹林控制中心的办公大厅里。
据该中心值班主任吴文帆介绍,重庆轨道交通的全局调度系统就是重庆轨道高效运行的“数字大脑”。它的功能主要是列车计划下达和监视协调的互联互通列车运行。在控制中心的CCTV监控中,能够监控互联互通列车里面各个停靠的关键站站点现场的情况。
“全局调度系统的优势在于节约了乘客的出行时间,也节约了我们的运营成本和维修成本。”吴文帆说。
异彩纷呈的智慧化技术手段,降低了运维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乘客出行体验将因此进一步提升。作为公共交通的主力军,重庆轨道交通正在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
上游新闻记者 吴嘉雯 邹飞 车珂宇 何闯 刘玲
编辑:夏洪玲 责编:陈晶晶,吴忠兰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