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重庆广电消息,最近一段时间,有着“水果之王”称号的榴莲价格“大跳水”在网上引发热议。重庆的榴莲卖得怎么样?大幅降价原因何在?来看第1眼新闻记者的实地探访。
市民:“榴莲降价后,我一周吃三次!”
记者走访市区多家水果店发现,进口榴莲品种丰富,有来自泰国的金枕榴莲、托曼尼榴莲,也有来自越南的干尧榴莲等,价格普遍在每斤30元以下。而在新世纪超市、盒马生鲜超市,前来选购的市民表示,因为降价,最近一段时间,家里吃榴莲的频率也明显提高了。
盒马生鲜冉家坝店副店长徐小波介绍,相比于去年同期,今年榴莲价格降了20%左右,售卖情况也十分不错。但这样的低价行情,是否会一直持续,还与泰国榴莲的集中上市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波卖完了之后,货量就比较少了,整个市场的价格就会上升,最迟月底就会上升到30块钱。”
批发商:供销两旺 乐邀市民“薅羊毛”
在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记者看到,东盟农产品分拨中心的“榴莲街”,当天抵达约60辆冷链车,全部都是榴莲。
批发商尹西暗告诉记者,这里榴莲的价格每天都在波动。相比于往年,今年供应量大,尤其最近正值泰国东部采摘旺季,榴莲集中到货,价格因此下降。
同时,受天气影响,在抵达时,部分榴莲的成熟度已经偏高。一旦放出“打特价”的风声,很快就会引来一批零售商接货。总体来说,优质A果和小果、次果的价格相差悬殊。前者表现坚挺,后者则常常打出“特价”促销,重在吸引人气。
市场+通道 助力实现“果盘自由”
在走访中,记者听到不少消费者都提到:今年的榴莲口感好、新鲜,同时价格也不贵。业内人士认为,市场的扩容和运输的高效,是实现“榴莲自由”的关键。
市场方面,近年来, 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积极扩充榴莲产量,力求在中国大市场“一决高下”。 海南的国产榴莲,种植面积已接近4万亩,今年预计有200多吨产量,也颇受市场关注 。
运输方面,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让东南亚榴莲的“北上之旅”更加畅通。走公路,榴莲不用转运到港口,而是可以直接以冷链集装箱运输。走铁路,中老泰冷链直达跨境班列自去年6月开行,实现从泰国直达重庆江津的小南垭站,只需88小时。
“这意味着,泰国的榴莲从树上摘下来,到进入重庆的超市,只需要5天时间。这就是通道的优势。”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杨琳说。
如今,从老挝的香蕉、柬埔寨的大米、到泰国的香水椰、越南百香果……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农产品,正源源不断地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中国消费者餐桌上的“常客”。
榴莲“自由”背后,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中国东盟贸易“果香”四溢。
原标题:榴莲价格大跳水 果中顶流因“它”变亲民
编辑:陈璐 责编:吴忠兰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