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合格的社区民警,要‘身’入社区,更要‘心’入社区。”这句话作为口头禅,他这么说,也这么做。从警18年,他一心扎根社区,用智慧和汗水浇灌一方平安责任田,用执着与坚守换得辖区群众好口碑。他就是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盛南派出所社区民警邱东敏。
巧解纠纷,用情勾勒亲民画卷
“调解的是纠纷,但调顺的是民心。”谈起这些年调解过的矛盾纠纷,邱东敏娓娓道来,虽然说的都是一些琐碎“小事”,但无不透露出做好群众工作所需要的耐心与细致。
邱东敏管辖的坝里村,厂企及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社会矛盾纠纷呈多样化、复杂化特点。对此,他积极探索矛盾纠纷联动调处机制,整合多方力量,组建出一支由商会成员、律师、退休老党员等组成的“纠纷联调工作队”,根据矛盾纠纷的不同类型,灵活发挥“调解队”成员不同的专业以及地缘优势,高效开展矛盾化解工作。
“走,咱们去找民警评评理。”不久前,包工头老张找到了民警邱东敏,表示其因为10万余元工程款的问题,与工地李经理产生了纠纷,双方争执不下。面对情绪激动的纠纷当事人,邱东敏坚持从“情、理、法”出发,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宣传法律政策等方式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在得知双方还是河南老乡后,邱东敏立即联系了“纠纷联调工作队”,邀请河南商会的徐先生参与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充分运用“乡音乡情”的亲缘优势,拉近双方距离。经过近2个小时的耐心劝解和细致工作,矛盾圆满化解。
细致巡查,用行丈量平安之路
“要为群众营造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平安环境。”这是邱东敏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每当夜幕降临,总能看见邱东敏带队穿梭在辖区的大街小巷。邱东敏深知要想为群众构建“舒心”的社会治安环境,就必须抓好治安防范,多在“巡”和“防”上下功夫。
“老张,不管生意有多忙,消防安全可不能忽视,你看这瓶灭火器都过期了。”8月,正在坝里新东菜场商业街开展隐患排查的邱东敏发现了一处消防安全隐患,这已是他在夜间巡查时发现的第3处隐患点。针对发现的问题,邱东敏逐一进行改造指导,并对商家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和普及。
入夏以来,邱东敏立足辖区夜间经济治安特点,针对性加强夜间大排档、烧烤摊点等人员密集场所和警情高发部位的巡查力度,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控制力。在做强街面巡逻防控体系的基础上,邱东敏还将群防群治力量作为社会治安防控的重要补充和平安建设的第一道防线,广泛引导和动员小区物管员、退伍军人、村治安积极分子等组成“平安夜巡”队伍,助力开展巡逻防范、服务群众、平安宣传等工作。
靶向宣传,用心筑牢反诈围墙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了适应更新迭代的诈骗手法,邱东敏坚持每周对高发作案手段、类型开展分析研判,梳理、总结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特点,细化宣传对象分类,提升反诈宣传效果。
针对老年群体,他用接地气的“土话”和顺口溜,详细讲解“虚假代办养老保险”“虚假宣称以房养老”等骗局;针对企业员工,他创新推出“食堂反诈”“反诈问卷”等模式进行宣传,并重点强调涉及企业订单、财务类的诈骗手法。这些独特的宣讲方式,也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认可。
“警察同志,还好你来了,我差点就中了骗子的圈套。”不久前,邱东敏在辖区企业走访时,发现职工周先生正神色慌张地接听电话,还时不时提到“转账”“检察长”等字眼。邱东敏当即打断两人交谈,接过周先生手机质疑对方“检察长”身份,骗子自知无法得逞立刻挂断电话。事后,邱东敏向周先生详细讲解了各类常见的诈骗伎俩,周先生也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冒充公检法”骗局,好在劝阻及时,并未进行转账。
社区工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多年来,邱东敏始终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警务工作的关键性指标,把群众的每件“小事”,都当成自己的“大事”来办,用实际行动为社区警务工作夯实平安根基。
文/苏景汇 王李健
编辑:胡苏 责编:周希 审核: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