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首批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特色精品工程优秀案例名单公布,常州市新北区新龙生态林成功入选“江苏省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特色精品工程”。
近年来,常州市新北区全面夯实城市绿色生态基础、探索环境治理新举措、践行绿色发展新目标,在推进绿色发展实践中呈上一份优异答卷。
奏响江河治理新乐章
2024年1月6日,常州新北区出台了《新北区统筹优化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24~2026)》文件,全力支持水环境生态治理,制定了农村水利建设等多个资金管理办法,基本形成了支持水环境生态治理的四梁八柱制度框架。
为健全新北区新孟河沿线(孟河段)河网水系布局、优化生态环境承载力,孟河镇计划3年投资8亿元,分期分类实施“六大治水工程”,打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组合拳”。
据了解,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实施以来,片区水系受闸站控制,流通性受阻、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之基础设施老旧、管网维护不到位等因素,新孟河沿线老孟河、安定河等9条主要支浜中,劣Ⅴ类支浜占比高达44.44%。为破解多头管理难题,孟河镇成立专班启动水环境全域综合治理工程,打破“单一治水,局部治水”局面。
此外,孟河镇围绕水环境质量改善,开展10条黑臭水体整治及30余次沟塘清淤,建设30台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设施,推进85家企业实施雨污分流并接管,实施三茅殿大沟、东陆大沟等河道拓浚整治工程,完成802个小微水体登记造册。
近年来,新孟河沿线支浜水质持续改善,黄山河、老孟河、安定河等重点控制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Ⅳ类,生态岸坡率达到60%、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随着河流生态的修复,沿江村落再现水韵江南的秀美风光,每逢周末,周边市民结队前往赏花踏青、生态采摘、户外聚会、休闲野炊,水清、景美、百姓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美好愿景正在新北区转变为生动现实。
探索环境治理新举措
为推动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风民风持续向好,常州市新北区农业农村局出台印发《新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积分制管理,用积分唤醒村民自治意识,让农村人居环境变得更宜居!
日前,新北区春江街道圩塘社区召开“积分制管理助推乡村治理”表彰活动,为积分优胜的居民发放奖品。圩塘社区后横墩居民徐瑞华拿到奖品一袋大米和两桶食用油后很是欣喜。
图源:紫牛新闻
2023年5月起,圩塘社区正式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积分制”管理,由社区干部、村民代表组成评委,从人居环境、村规民约、乡风文明等多方面开展“每月一评”,对积分优胜家庭进行奖励。通过树立典型,积极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通过“小积分”推动乡村环境得到“大提升”。
整改过后的圩塘社区
“有了典型,推广起来就顺利不少。”社区工作人员张帅介绍,此前有一户居民门前堆满了旧木料,每天还用这些木料生火烧锅炉,不仅自家门前堆满杂物,锅炉产生的烟味也影响其他居民。通过这次积分制治理的动员,该居民门前也已自行清理干净。
下一步,新北区将进一步聚焦文明积分、环境治理积分、垃圾分类积分等,探索实施“网格积分”“党员联户”“积分存折”等特色模式;同时,进一步增强村民自我管理意识,优化人居环境,促进绿色生态良性循环,携手村民共奏农村绿色发展进行曲!
践行绿色发展新目标
近年来,常州市深入开展“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新北区主动扛起推动“苏南模式”升级再造的重大使命,探索化工企业关闭与厂房拆除,腾退地块污染调查、评估与治理等“七位一体”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全流程、闭环操作办法,形成了具有常州特色的化工企业用地综合性治理路径。
走进新北区春江街道百丈工业园内,看到一片约3万平方米的空地正加速按下“重启键”——这里原是常州新区如意植绒材料有限公司所在地,在“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推动下,当前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常州超云科创园,这也是新北区首个园区更新项目。
此外,新北区于2024年启动西夏墅生态织染园改造提升保留工程,力争到2025年,集聚超20家绿色高端印染企业,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亩均税收20万元以上。迄今为止,常州国家高新区沿江1公里范围内累计安全拆除45家,新增复绿面积3000亩。目前,已有11个项目755亩通过该省自然资源厅验收并完成指标调剂置换,8个项目面积758.9亩通过市级验收。
同时,常州国家高新区精准确定用地指标投放。优先保障重大战略性产业项目用地,已累计招引76个优质项目,全力推动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文/孙一鸣
编辑:张沛 责编:周希 审核: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