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很感动,我只是为社会做了一点小事,没想到党和政府一直没有忘记我,让我享受这么好的待遇和温暖。”5月22日下午,前来参加优待就医证发放仪式和医疗健康咨询的68岁的见义勇为人员杨润玉激动地说。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关心、关爱见义勇为人员,5月22日下午,常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常州市卫健委为124名见义勇为人员集中发放优待就医证,并举行2024年见义勇为人员医疗健康咨询活动。
“当时我就一心想把他抓到,把他抓到了,社会上就少了一个祸害。”杨润玉至今还记得当时勇追歹徒的情景。2015年3月5日晚上7点左右,市民张女士拎包从巷子由北往南走,就当她拐进另一个路口时,一名男子突然窜出来徒手抢包。张女士下意识地挣扎,但无奈力气没有对方大,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向巷子西边跑去。此时,正在附近散步的杨润玉听到呼救后,立即骑上一辆自行车追赶,在大约追出300米后,与另一名路过市民合力将男子摁倒并报了警。不久后,常州市公安局天宁分局局前街派出所为杨润玉申报了见义勇为奖励。
“从那以后,基金会每年都会到我家里看望慰问我,关心我的生活和健康情况,让我有什么困难就提出来。”杨润玉说,他只是为社会做了一点小事,但党和政府一直没有忘记他,让他倍感温暖。
今年4月,常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组织178名见义勇为人员到常州一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杨润玉的体检报告出来后,医院告诉基金会工作人员,杨润玉的健康指数不是很好。为消除杨润玉的心理负担,常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工作人员朱琳和天宁区见义勇为基金会红梅工作站工作人员及时打电话给杨润玉远在上海工作的儿子,并先后两次安排专人陪同杨润玉到常州第一人民医院复查,所幸复查结果良好。
活动上,常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还为参与抢救“5·2”溧阳交通事故的三位医护人员各颁发2000元奖金。
今年5月2日中午12时许,溧阳市竹箦镇白家山水库旁发生一起两车相撞交通事故,导致多人不同程度受伤。正在当地休假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人员聂丽娟、沈琳、徐铭三人及时出手,以专业水准积极参与事故受伤人员救治,对事故人员进行伤势判断、现场救护和心理安抚,体现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
常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副理事长姚亚军介绍,近年来,常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见义勇为人员的服务保障措施,对全市见义勇为牺牲、伤残人员的家庭生活状况开展调查摸底,并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调整出台困难家庭新的救助标准,不断增强见义勇为英雄及其家属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
同时,畅通市区7大医疗机构的见义勇为人员救治绿色通道,举行“金秋助学”仪式,向32名见义勇为人员子女发放5.15万元助学金,7名见义勇为人员子女享受中考加分。动态调整伤残补助标准最高达9.5万元,让见义勇为者有尊严、受尊崇。
“我们聘请高水平公益律师团队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聘请3名心理卫生专家为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属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精神关爱。”姚亚军介绍说,他们常年对受到市级以上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家庭提供“多对一”贴心服务,让见义勇为人员身长健、心无忧。
文/仁行 王军
编辑:胡苏 责编:周希 审核: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