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镇江经开区召开2024年节能工作培训会,以更好推进全区产业绿色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全区重点行业领域节能监管部门负责人以及年用能1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参加培训。
镇江自古就有“城市山林”的美誉。近年来,镇江市生态环境部门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更大力度提升依法治污水平,倾力服务好绿色发展大局。
排查治理源头
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镇江市多年来在绿色发展路径上稳步前进,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序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等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全力服务绿色发展,努力提升本质治污能力,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改善。
2023年,《镇江市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出台,镇江部署“七大任务”,推进太湖治理工作。根据方案要求,全面系统开展了涉企磷业专项排查整治,同时,加快建设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生活污水收集方面,推行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建设运营,提升污水收集率。镇江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国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双60%”标准,预计到2025年,镇江市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0%。
在全市通力合作下,2023年镇江市PM2.5年均浓度和优良天数比率分别为37.1微克/立方米、74.5%;国考、省考断面优Ⅲ比例均为100%,列全省第一。全市实施大气、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581项、38项,启动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65项治理任务有序推进,637个太湖流域入河排污口全面完成排查整治。
2024年,镇江市将着眼园林绿化垃圾,过期食品、畜禽粪垃圾处理,全力推进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利用网格化排查,建立健全网格巡查机制;赋能数字化监管,整合利用“千里眼”高清视频监测系统;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监管等措施,对建筑垃圾治理重点、难点区域进行全覆盖动态巡查监控。
调整产业结构
持续推进绿色转型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节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江苏省镇江市持续健全完善“双碳”政策体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绿色已成为镇江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被誉为“镇江市绿色工厂”的镇江江南化工有限公司,在绿色循环发展中逐步构建起产业创新生态,成功入选“2022年(第二批)绿色化工园区适用技术目录”。作为全球农化销售20强和中国氟硅行业领军企业,江南化工秉承“绿色化学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在清洁发展、循环经济、绿色智能制造方面进行持续改进和创新。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江南化工采用行业先进的高效旋风及多效热耦合节能精馏等技术,推进30万吨单体氯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设,实现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下降率达40.7%,同时改变传统操作方式,通过两级水解装置连续水解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项目实现节能量13839吨标煤,单位产品用能量下降27.72%。
资源利用“变废为宝”,是另一条绿色路径。江南化工自主研发国内首创专利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改进提升,通过草甘膦母液预处理、浓缩除盐、磷酸盐混合液定向转化,制备获得副产品粗品焦磷酸钠。此外,在氯循环的基础上,江南化工采用具有多孔结构、吸附能力强的材料作为吸附剂,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实现副产酸中油类杂质的高效净化,达到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
镇江企业在绿色转型方面的实践,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了整个镇江市产业的绿色转型进程。
开展环保科普
低碳融入生活方方面面
前不久,镇江市围绕低碳日“绿色低碳,美丽中国”主题,走进社区、校园,积极开展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学生们了解低碳、参与环保。
“镇江东郊有一座有机质协同处理中心,能够将餐厨垃圾等变废为宝。”来自镇江市绿色三山环境公益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向社区居民介绍城市垃圾处理的相关知识,并发放低碳内容宣传单,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活动走进了镇江市首个低碳生活中心,京口路社区低碳生活中心。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通过读绘本故事,了解全球变暖的成因和危害;通过涂鸦帆布袋,表达对地球的热爱。
在镇江市朱方路小学活动现场,志愿者讲师讲述了绘本故事《垃圾不见了》,帮助孩子们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在低碳知识问答环节,采取现场提问的互动方式,检验孩子们对绿色环保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充分调动积极性。
镇江市正朝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稳步前进。这些“绿色”举措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全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镇江市将继续深化绿色发展战略,提升城市含“绿”量,谱写更加美好的生态文明新篇章。
文/王新宇
编辑:胡苏 责编:周希 审核: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