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力。为进一步增进人大代表对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了解支持,畅通代表监督渠道,5月27日,山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举办专题交易开放日活动,邀请山西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晓东等12位人大代表走进中心,深入了解中心近年来的改革创新成果,现场体验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
步入一楼自助服务大厅,一张布满整墙的LED大屏幕上正在直播评标过程。当天正有6个项目同时进行交易,场内评审主持人、采购人代表、评标专家身着不同颜色马甲,正在进行有序评审,整个评标过程无人交头接耳。
解说员向大家介绍,为进一步推动交易活动的全流程公开透明,中心将评标过程面向公众现场直播,评标流程是否规范、专家是否独立评标,社会各界都可通过直播进行监督。人大代表吴昊表示,“现场直播加强了对进场人员的制约和监督,也促进了专家评审质量的提高,有效扩大了公共资源交易的监督半径。”
来到四楼评标评审区,代表们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中心“工位制分散评标”等创新做法,体验了智能轨迹定位、机器人传送资料、刷脸进入评标室等服务。代表们对充满数字化、智能化的交易场所赞不绝口,纷纷表示中心交易过程井然有序,交易服务周到细致,交易环境公平公正。
在六楼见证服务区,交易一处负责人为代表们介绍了见证服务的流程与职能。他表示,中心持续完善见证服务体系,坚持“依法依规、全程覆盖、公平公正、规范有序”见证原则,推行“一项目一见证”,实现了交易项目进场“留痕、可溯、可查”。人大代表曹平感慨地说,“中心在建设清廉交易的过程中,下了大决心、大力度、狠功夫,感受到了中心坚决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希望可以把这些优秀做法进一步推广出去,引领带动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座谈中,山西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刘晓东指出,交易开放日体现了中心在清廉交易建设中的底气和信心,中心经过系列改革,制度建设趋于完善,执行落实严格到位,程序公平公正公开,对山西省营商环境的提升有良好促进作用,是“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典范。希望中心继续加强对市、县级中心和第三方代理机构的指导,规范其交易行为,为提升山西省营商环境贡献中心力量。
下一步,中心将在人大代表的监督和支持下,切实把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务实举措,持续提升交易服务效能,优化行业发展生态,不断开创公共资源交易事业发展新局面。
文 / 朱镨予 通讯员 张凯斐
编辑:胡苏 责编:周希 审核: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