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新思维、新视角。细微的观察、多维的视野、睿智的洞见、犀利的笔触,总能带给我们各种启示,引发我们深度思考,激起我们的行动力和创造力。
上游新闻·裕农朋友圈推出“乡村观察”栏目,分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那些新体悟、新智识,并诚邀各界朋友投稿,激荡思想之光。
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自这天起,重庆市农业农村委面向全市,公开征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储备项目。
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是重要的文化宝藏,通过深入挖掘、保护、利用、发展,可为我们带来财富,也能在振兴乡村文化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在重庆高新区曾家镇虎峰山村一处曾经闲置的农家小院里,一位外来的画家在这宁静的山村画室里潜心创作,他用中国传统髹漆工艺,以城口生漆、荣昌夏布等材料,创作出很多收藏家青睐的作品。
“目前,在这虎峰山村里,已有五十多位艺术家在闲置农房里潜心进行各类艺术产品的生产,每年有数百万元的产出。”曾家镇相关负责人说。
文化与乡村资源的融合,迸发出经济活力,让曾家镇看到乡村文化振兴的前景,找到乡村产业发展的特色路径。因而,该镇从规划到环境,着力把非遗文化、农业文化以及高雅艺术等与乡村生态、现代农业相结合,发展农文旅融为一体的乡村产业。
乡村文化这块宝藏颇有潜力。在渝东南地区,传统村落就是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以酉阳县为例,目前,该县拥有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41个中国传统村落、35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酉阳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挖掘利用这些乡村文化宝藏,已开发各类非遗文创产品200余种,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形成了独特的乡村人文经济学。
乡村文化是宝藏,深入挖掘、保护、利用好这一文化资源,能够为乡村产业发展拓宽出新的路径,为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带来财富。
上游新闻特约记者 罗成友
编辑:滕飞飞 责编:郭承斌 审核: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