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年前的“标准”微笑什么样?
主打一个“龇牙、咧嘴”
三个看点 带你认识玉神人头像
4000年前的微笑
露出了4颗牙
玉神人头像出土于石家河遗址
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
距今已有4000多年
是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发展的最高水平
玉神人头像头戴平顶冠
冠上有刻纹装饰
额头两侧有一对形似飞鸟的“犄角”
向外伸展着
面中的梭形眼和蒜头鼻格外显眼
嘴角两侧还有一对獠牙
主打一个“龇牙、咧嘴”
玉神人头像微微张开的嘴中
4颗牙齿之间的牙缝都清晰可见
好像露出了一个微笑
然而这样的微笑不止一个
石家河遗址出土了不少玉器头像
或长脸阔耳、浓眉大眼
或发髻高耸、口张舌露
“人均”自带神秘属性
各具特色的玉人
到底有何作用?
以石家河玉人像为代表的雕像
不少都钻有孔洞
有些还不止一个孔
这些孔让玉人像
可以固定在其他物体上进行使用
或者和其他器物进行组合
据研究 先民会把玉器头像
当作神灵形象来崇拜
或者在祭祀时
通过它们与天地进行沟通
充满神秘感的玉人头像
总让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错觉
比如三星堆的人像
它们都有梭形眼、大鼻子和“耳洞”
而且它们还有一个共性
就是都用于祭祀
有考古学家认为
三星堆出土的器物特征
或许受到了石家河文化的影响
玉器加工大PK
石家河代表出战
石家河遗址位于湖北省天门市
是长江中游地区
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附属聚落最多、等级最高的
史前城址聚落
石家河遗址先后出土了3批玉器 总计440余件
这些玉器多具有小而美的特征
除了玉人头像和龙、凤等造型的器物
还有玉琮、玉璜、玉璧、玉璋等
少有生产工具
专家根据石家河遗址出土的
大批玉器半成品和玉石边角料推断
石家河玉器大多为本地制作
普遍使用了圆雕、透雕、减地阳刻、浅浮雕线刻等工艺
代表了史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
玉器加工的最高水平
阴阳线刻的结合
凸张凹曲的交错
数千年后
我们在小小的玉人头像上
感受到了古人的审美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上一篇:ST三圣涨停 解除海外违规担保正推进重整 今日st三圣复盘 st三圣最新消息深度分析
下一篇:缙云丨李承萍:“青木关常在我的记忆里”——回忆拜访中央音乐学院青木关故友 缙云丨李承萍:“青木关常在我的记忆里”——回忆拜访中央音乐学院青木关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