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神木市持续干旱,辖区内水源减少,部分村组出现不同程度的人畜饮水困难,庄稼不同程度受旱。连日来,神木市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镇街村组、田间地头,采取多项措施保障人畜饮水安全,指导农户抗旱减灾。
送水解民忧 甘露润民心
在沙峁镇杨家坪应急水源点,应急送水车装满水后,沿着蜿蜒的山路送到该村堡则里组的高位蓄水池中,以保障村民的人畜饮水需要。
沙峁镇杨家坪村村民李生堂说:“最近天气太热,导致缺水,我们水不够的时候就给镇政府打电话,打了电话水很快就送来了,水是从5月份开始免费送的。”
为最大限度保障村民生产生活用水,神木市水利局组织专班工作组,联合镇街及村组负责人全面排查缺水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送水预案,采取紧急调水、分片拉水、送水,加大节水宣传力度等措施,持续抓实抗旱减灾工作。
神木市水利工作队副队长董建国说:“截至目前,已为13个镇街、166个村组送水2703车次,合计41000立方米,解决饮水困难人口5645人,解决饮水困难牲畜44000头。”
此外,神木市政府投资及争取上级资金近8000万元,建设20处应急水源工程,46处饮水安全提标改造工程,21处小型抗旱工程,目前已建成26处并发挥抗旱效益,其他项目均在加紧建设中,预计11月底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
多措并举 抗旱保粮
走进栏杆堡訾柏沟村,植保无人机操作员折伟伟正在操作机器,准备为庄稼喷洒药剂。伴随着急速的“嗡嗡”声,一架无人机在谷子地里来回穿梭,旋翼下巨大的气流推动药剂雾流均匀散开,精准地喷洒在谷子地上。
“我们使用无人机给农作物喷洒调配好的药剂,它的主要作用是抗旱保墒,每天大概能喷洒300亩。”折伟伟介绍说。
在大路湾村玉米种植基地,种植户王伊珍在众人帮助下,接好水管,抽水浇地。随着哗哗的流水声,水从管中喷涌而出,清凉的水流立刻涌入农田,玉米苗在水流的滋润下,叶子逐渐鲜活。
王伊珍说:“我们种的1200亩玉米,今年天气干旱,过三四天就浇一次,玉米长势还可以,水源还比较充足,不耽误我们浇地。”
据了解,今年栏杆堡镇耕地面积总计13.85万亩,受旱面积4.57万亩左右,大部分属于轻旱,为缓解旱情,该镇采取多项措施抗旱保粮。
栏杆堡镇副镇长姜小越说:“我们一是采取浇水补墒,利用坝地、沟地的水源,通过小型机械上水,尽量采取喷灌、滴灌的方式,增加水资源的利用。二是中耕保墒,加强除草,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防止杂草和农作物争夺水分。三是利用科学措施,喷洒磷酸二氢钾、叶面宝等叶面肥,提高植物叶片耐热性,增强抗旱能力,促进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接下来,我们将全面统筹全市抗旱工作,做好应急调水,充分发挥水库的调蓄作用,适时加大下泄流量,科学调配,分时段灌溉,使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灌溉效益,保苗稳收;充分发挥坝、塘、窖、站等‘五小’工程,及时启用各类备用井、应急井、临时泵站,全力加强抗旱保供保灌;全力推进51处农村供水提升工程建设;同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信息情况报送制度,全力做好抗旱减灾工作。”神木市水利局党组成员、水旱灾害防治中心主任云耀国说。
原标题:神木 全力以赴抗旱情 多措并举保民生
编辑:胡苏 责编:周希 审核:肖玲
上一篇:A股持续走低,深成指跌逾1%,下跌个股近3300只 A股持续走低,深成指跌逾1%,下跌个股近3300只
下一篇:“盛夏”(353) | 上游主题摄影征稿作品展——陈金凤作品 “盛夏”(353) | 上游主题摄影征稿作品展——陈金凤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