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作家协会指导,中国写作学会主办,重庆大学、武汉大学文学院、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承办的第十七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颁奖典礼在重庆大礼堂顺利举行。
作为教育部审批通过的2022—2025学年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44项竞赛之一,本届大赛自2023年9月底启动,共吸引了全国1900余所高中学校超过100万名学生参赛。历经层层角逐,共有3000余名选手晋级总决赛,最终2600余人赴重庆完成现场总决赛。
为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公开,大赛邀请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高校文学院教授,及全国各地邀请而来的语文教研员、高级语文教师、资深主编在内的57人专家评审团,对决赛选手作品进行专业评审。
经过严格评审,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高端、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张子秋、福建省东山第一中学李溢超、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崔泽欣、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陈高棋、江苏省运河中学北校温佳玉、山东省临邑第一中学陈一然、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尹愉景、山东省青岛大学附属中学高中任嘉宝、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金奕彤10名学生最终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
另外,大赛还评选出一等奖200名,二等奖800名,三等奖若干。颁奖典礼结束后,选手们即可在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查询决赛成绩。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然希表示,创新作文大赛让众多有才华的孩子聚集到重庆,为重庆留下许多美好的文字。重庆的人文精神可以用“红岩先锋、朝天扬帆、山水情义、陆海胸怀”精准概括,期待着全国各地的学生和家长们到重庆旅游学习。
大赛命题评审委员会专家、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裴亮介绍,本届大赛要求以《心象风景》为题,结合自己对写作的理解与感悟来作文,就是希望在人工智能写作与读图时代对文字表达产生巨大挑战的背景之下,引导考生关注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交融以及绘画艺术和文学作品背后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来思考何为写作与写作何为的终极问题。
据悉,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原名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创办于2006年,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公益的竞赛原则,以培养和选拔能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中国文字、写好中国文章、讲好中国故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宗旨,以“群读共写”为理念,致力于构建读写结合的作文生态,推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增强青少年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文化自信,挖掘和培养一批具有语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上游新闻记者 张皓
编辑:杨虹 责编:蒋艳,吴忠兰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