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备汛、防灾避险、应急抢险,既要靠技防、物防,更要靠人防。大歇镇大歇社区现年62岁的党支部副书记谭长秀,有31年党龄,在基层工作40年来,始终将“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理念植入脑海,为群众排忧解难、避险救灾的事例不计其数,全力保障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先后获得石柱县“最美应急人”、石柱县“优秀共产党员”、大歇镇“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当好“守门员”,筑好“安全墙”
“那一年好吓人的,我们刚离开院子,大量的岩石就垮塌下来了,如果撤离不及时,后果真不堪设想……”7月31日,家住大歇社区狮田组蜂子岩(小地名)的村民陈珍富、马友召、秦定淑等村民,回望屋后4年前山体滑坡的现场,至今心有余悸。
那是2020年6月18日早上,大歇镇连续多日滂沱大雨,导致狮田组一段公路上部的山体滑坡,滑落下来的大量泥石堵塞了村民的通行公路。
获悉消息,谭长秀与其他村干部立即组织当地村民秦光香、秦定芬、冉隆香等人,清理泥石、冲洗道路,投入到紧张的清障保畅工作中。
上午11时许,天空再次下起了大雨,谭长秀和村民立即到附近李滕楠家避雨。突然,她听到了房屋旁边蜂子岩山上传出岩石炸裂的声音,随后看到一股青烟腾空而起。
观察片刻,见山体无动静,雨过天晴后谭长秀和村民们又到公路上冲洗道路。劳作中,谭长秀再次听到了蜂子岩山上传出岩石炸裂的声音。
“书记,狮田组蜂子岩山体有岩石炸裂的声音,可能有垮塌的危险,下面的住户需要马上转移才行哟。”再次警觉起来的谭长秀拿出手机,当即向村党支部书记和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汇报。
蜂子岩山下有6家住户共29人,如不及时撤离,一旦出现山体垮塌情况,群众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影响。
“乡亲们,后面山体有垮塌的危险,大家赶紧撤离!”汇报完毕,谭长秀心急如焚来到蜂子岩山下的院落中,逐户敲门喊叫,组织大家快速转移。
仅仅20分钟,6户29人刚转移到附近安全地带,随着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声响,蜂子岩山体大面积垮塌,倾泄而下的山石损毁了民房4间,所幸群众转移及时,无人员伤亡。
灾情发生后,谭长秀不顾身体不适,又在现场拉起警戒线值守,不准村民回家,不准无关人员通过此路段,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同时妥善安置撤离群众,协助政府工作人员处理灾后工作。
当好“宣传员”,念好“安全经”
“近期下雨时间多,雨量大,大家在房前屋后多看看,如果山石泥土有松动滑坡迹象,要赶快撤离到安全地带,并第一时间向线上线下网格员汇报……”近日的一天中午,谭长秀急急忙忙赶到狮田组马家大院,利用村民在家吃饭的时间,召开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院坝会。
防患未然,宣传当先。在院坝会上,谭长秀滔滔不绝:“暑假期间,希望各位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溺水事故、交通事故发生……”
“人走电断,人走火灭,下雨时要注意屋后滑坡,最好搬到儿女家中去。”家住狮田组的付光秀老人年过八旬,老旧房屋与山坡紧邻,屋后的石坎年久失修已变形,可老人一直不愿意搬到儿女家中的新房居住,谭长秀便经常来到老人家中普及“安全经”。
开会讲安全、见人说安全、敲门谈安全成为谭长秀的“必修课”。多年来,社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时刻发挥着中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基层村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扎实的工作作风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当好“服务员”,上好“演练课”
“磨盘组的山体要滑坡了,大家赶紧撤离!”近日的一天下午,一阵急促的铜锣声在大歇社区磨盘组连续响起,多名群众急忙从各自家里跑出来,谭长秀搀扶着一位年迈老人,迅速撤离到预定的避灾地点。
此次应急演练模拟近期大歇镇连续遭遇强降雨天气,位于磨盘组地质灾害点的山体出现裂缝,威胁到了周边居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该镇和社区负责人接到险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村民有序撤离、安全避险。
“防汛救灾、应急避险犹如打仗,只有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谭长秀说,演练的目的在于让社区群众时刻绷紧安全弦,一旦发生灾害事故,要在第一时间撤离到安全地带,提高大家应对灾害的防范、避险意识和自救能力。
大歇社区下辖6个组,常住1000余户,共4200余人,辖区共有6个地质灾害点。为做到地灾隐患早发现、早准备、早预防,近年来,在大歇镇党委政府和社区党支部指导下,谭长秀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以“线上+线下”双网格平台和和“十户联防”为抓手,配合社区常态开展防范避险应急演练活动,不断筑牢防灾避险坚固屏障。
“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莫大的激励!”谈到近年来受到表彰的事情,谭长秀难掩心头的激动。已年过花甲的她表示,要继续当好守门员、宣传员、服务员,站好防灾避险“最后一班岗”,尽好安全管理“最后一份责”。
原标题:最是平凡动人心——记大歇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县“最美应急人”获得者谭长秀
编辑:王光建 责编:郑亚岚 审核: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