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2024年8月7日,立秋,太阳到达黄经13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秋,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立”是开始的意思,“秋”字由禾与火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标志着暑去凉来,秋天的开始,也表示收获的季节到了。
立秋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从物候上看,凉风的到来、露珠的凝结和寒蝉的鸣叫,都预示着暑气将消,秋意渐浓。
立秋后暑气虽一时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对水分的要求都很迫切,此时受旱会给农作物收获造成损失,所以有“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双晚生长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里,日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和产量的形成。因此,必须抓紧当前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追肥耘田,加强管理。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