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里他们穿山越岭,只为找寻大渡口的历史遗珠 高温酷暑他们冲锋在前 高温酷暑他们奋战一线
创始人
2025-06-14 10:51:40
0

在这个草木繁秀的盛夏,随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相关工作的展开,大渡口文物管理所普查工作队前往各个文物点开展文物普查工作,为全区文物进行“专项体检”。他们手中的设备,不再是普通的工具,而是连接历史与现代的纽带,每一份数据的收集,每一次审核的完成,都是对历史的一次深刻致敬。

普查队

2025年5月底前完成实地调查

8月16日早上7点,大渡口区“四普”队员前往跳磴镇开展文物普查。路上,车里不时传来关于文物信息、路线规划等内容的交流声。

“我们目前是进行‘四普’第二阶段——实地调查阶段,按照工作计划,将在2025年5月前完成。”大渡口文物管理所所长李国洪介绍,大渡口区普查队一共7人,每次4人轮流上岗,这个夏天,普查队都是早上7点上班,上午进行文物实地调查,下午进行资料整理以及确定第二天的调查路线,尽量避开高温天气在户外工作。

调查钢迁会生产车间旧址

调查金剑山摩崖题刻

调查钢花影剧院

7点45分,普查队到达跳磴镇拱桥村,队员们下车穿好灰色马甲,戴好防护用品,背上装满设备的背包,准备徒步前往第一个调查点——梁天荣夫妇合葬墓。这是一个新发现的文物点,隐藏于山林,只能沿着一条小路,手持柴刀清除障碍前行,调查难度比较困难。

1个小时后,普查队到达古墓。大家分工协作,利用高精度北斗GPS手持定位仪、相机、无人机、电脑等设备,对文物古墓进行细致的信息采集。普查队员罗文锋拿着皮尺,边测量边介绍,“对比十几年前的‘三普’,现在我们使用的技术手段先进多了,无人机、RTK等采集设备,不仅精准度大幅提升,还能实时保存文物信息。”此外,“四普”还要求更多细节照片,让文物信息更加完善,就像是对文物的全面“体检”,可以更加深入详细了解文物,从而更好地进行保护。

开启无人机、相机数据采集工作

梁天荣夫妇合葬墓的调查登记完成后。队员们带上设备,又前往下一个地点。

据了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先后开展过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间隔都在25年左右,2007年的“三普”距今也已17年。文物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的调查,是“十四五”期间最重要的文物保护行动。

“文物是历史的载体,是有时代性的。‘四普’是对大渡口区不可移动文物的一次全面梳理和保护,也是对大渡口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保护文物首先要摸清‘家底’,这次普查是非常必要的。”李国洪说,随着认知的提升和对重要历史研究的深入,一些老房子、老建筑可能会被赋予新的意义,那么它们就会被认定为文物。加之此次普查细化了文物类别,将文化景观纳入普查对象,同时放宽了有重要历史纪念意义建筑认定的标准,使“四普”能发现并认定更多文物,从而更好地进行保护。

调查老房子

调查巴县跳磴党支部活动点旧址

据悉,此次大渡口区普查范围为辖区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等六个类别。普查内容包括普查对象名称、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保存状况。

调查古墓葬

披荆斩棘克服蛇虫

据介绍,自“三普”以来,大渡口区经过探访当地长者,寻找《巴县志》《华阳国志·巴志》等相关线索和资料,登记在册的文物有105处,大多数位于跳磴镇,属于古墓类。这些文物点大多分布在密林草丛中,周边人迹罕至,夏季草木覆盖道路,挡住了普查队到达文物点的必经之路。

为寻得文物“庐山真面目”,详细完成文物资料的采集、复核、拍照、绘图、录入,在遇到杂草丛生的情况下,普查队员手持柴刀清除杂草、灌木,常常需要耗费2小时以上才能完成一个文物点的清理及数据采集工作。在清理过程中,还会遇到“成堆”的蚊虫以及神出鬼没的蛇,这让不少队员心生忌惮。

“00”后廖潼希感触颇深。“我是第一次下乡采集文物信息,从来没想过环境这么艰苦,有一次看到一条蛇从我面前穿过,可谓是心惊胆战。”廖潼希说,有的野草甚至高度会没过腰,有的还会扎人,即使穿了防护用具,一不小心也会被扎到。

然而,肩头的责任驱使队员们直面难题,他们选择从头到脚包裹严实“披挂上阵”。在经历短暂的适应期后,大家成功“脱敏”,一个个都训练出了过人的胆识。

除了面临文物点隐蔽带来的困难,由于大渡口区特殊的地理环境,部分文物点还处于悬崖峭壁处。猫儿峡摩崖题刻就是其中的一处。日前,在调查登记时,普查队员们走过沟壑、穿过铁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徒步,到达文物点。随后,普查队员罗文锋和易斌穿戴好安全保护绳索从山崖滑下去,准备拍照和测量。

“我们下去后才发现,由于长江涨水,该文物点被江水遮掩住了一部分,拍不到全貌。”罗文锋说,他和易斌只好返回,等待下次机会。

爬坡上坎、攀爬悬崖峭壁、上树拍照……对于普查队员们来说,在“四普”路上,这样的情况是常态。

用锄头当抓手,一步一脚印

自5月底正式进入实地调查阶段,截至目前,大渡口区已完成84处文物的普查工作,“三普”文物复核58处(含消失文物11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30处。下一步,大渡口区将持续推进“四普”实地调查工作,以高标准、高要求、严谨细致地完成每一处点位数据采集工作,并邀请市级专家对文物进行现场勘察、研究和评估认定,确保高质量完成“四普”工作,为后期开展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保护大渡口区的历史文化遗产。

原标题:炎炎夏日里他们穿山越岭,只为找寻大渡口的历史遗珠

编辑:王光建    责编:郑亚岚     审核:宋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出伏立秋后反被热晕?网友辣评:... 三伏天这个大魔王终于要挥手告别了,是不是觉得身上的汗珠子都少蹦跶了几下?没错,末伏结束了!也就意味着...
江南新材IPO定价10.54元... 日前,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江南新材”)披露了发行公告,确定主板上市发行价10...
可以一次性拔掉4颗智齿吗?医生... 医生,长痛不如短痛,我可以一次性拔除四颗智齿吗?"对于很多长了智齿的朋友来说,可能会时不时地冒出这个...
im Token钱包:Coin... 这是一款广受欢迎的数字钱包,在全球超 200 个国家和地区收获了超两千万用户的信赖。它致力于为用户打...
比特币“疯涨”!特朗普再添一把... 一路“疯涨”过后,5月21日,比特币重回70000美元,当日最高价格达到71650美元。在这样的背景...
所有人都在讨论的“DeepSe... 当地时间1月27日,纳斯达克股指出现3%下跌,原因是中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模型引发美国投资...
巫溪小伙迎娶高颜值斐济新娘,婚... 近日,以"巫溪文峰小伙迎娶斐济高颜值新娘"为内容的视频受到网友关注。8月27日,发布视频的婚礼化妆师...
赵露思关闭微博账号!工作室:突... 九派新闻消息,12月27日,#赵露思坐轮椅#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相关话题引发热议。27日下午,赵露...
24岁女舞蹈老师骑电动车直行,... 大风新闻消息,3月8日,24岁的她头戴亮蓝色头盔,骑电动车去舞蹈班代课。可她的学生再也见不到她了。网...
原创 清... 林烨,一个清华毕业的天才,却选择加入美国国籍,投身导弹研发,甚至把导弹对准了曾经的祖国中国。这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