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渝北区商务委获悉,近年来渝北区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积极打造以区级物流配送中心、镇快递物流站点和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站为寄递网络节点的“区镇村”三级物流体系,目前已实现建制村全覆盖,有效推动了商业物流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渝北区已建成区级物流配送中心2个、镇快递物流站点9个、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站173个,总体形成“1区9镇173村238社”的网络布局,实现建制村覆盖率达100%,区域物流共同配送率达40%,三级物流体系建设趋于完备,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在物流体系建设上,渝北采取“区镇邮路+镇邮揽投线路+农产品上行定制邮路”的物流组网模式,积极实施“邮政在乡”“快递下乡”换挡升级工程,强化区级物流配送中心枢纽节点功能、镇快递物流站点中转联结功能,增强末端节点的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努力增强网络服务能力,优化整合投递线路,加大资金投入、出台补贴政策,推进农村投递汽车化,实现汽车化占比达88.41%。
“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成以后,物流配送成本缩减了不少,配送效率也有了显著提升。”据渝北区商务委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渝北区区级物流配送中心及乡镇快递物流站点建成后,渝北区区域内每件的派送费减少至0.5-0.8元,每个下行邮件最少节约成本约为0.2元。上行寄件实行重庆市区域内(首重3公斤)3元的收寄费用,较市场上寄件费至少节约2-5元。
为提升共同配送效率,渝北区积极整合区域物流配送资源,支持邮政整合区域内申通、百世、圆通、韵达、中通、极兔等8家物流快递企业资源,实现了物流货物和快递包裹的“统进、统配、统送”,共同配送率达40%以上。
寄递物流服务站作为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是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的村(社)载体。渝北区结合农产品特性、农民合作社寄发量等实际情况,积极优化收寄服务,畅通物流运输,开行“够量直达”“串行直达”从“田间地头”直发目的地城市,实现了渝北区区域内当日达、市内区外城区次日达的寄递时限。对鲜农产品,提供冷链、航空等组合运输服务,为生鲜农产品寄递提供品质保障。去年全年,渝北依靠三级物流体系,累计处理农产品120万斤,农资处理量1695吨。未来,渝北将结合区域经济特点,持续构建完善“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物流服务能力,以高质量现代物流业发展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原标题:渝北建成“区镇村”三级物流体系 总体形成“1区9镇173村238社”的网络布局
编辑:秦雨 责编:郑亚岚 审核: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