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山打闹,飞歌韵浓。8月25日晚,第四届重庆山歌会暨苗族赛歌会在乌江之畔的蚩尤九黎城文化广场上演,选手们一展歌喉,同台比拼,为现场以及观看直播的观众朋友献上了一场民族风情浓郁的文化盛宴。
重庆是山水之城,亦是山歌之城。重庆山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歌颂爱情、赞美劳动,又弘扬美德、描绘风光,不仅是一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方式,更蕴含着人民的智慧、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经过前期的动员与初赛,第四届重庆山歌会暨苗族赛歌会汇集了12支参赛队伍和3位特邀嘉宾,组成了一场跨越地域的民歌展演。
当晚,夜色中的蚩尤九黎城更显神秘,嘹亮的歌声为这里增添了几分欢腾。山歌会在特邀嘉宾翠翠带来的《苗族高腔》中拉开序幕。她以独特的腔调和高亢的旋律,瞬间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仿佛置身于湘西那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之上。特邀嘉宾海伦和朵久央也前来助阵,分别带来了代表作,为活动赋予了别具一格的韵味。
一曲《薅草号子》自由奔放,既有山歌的粗犷豪迈,又不失小调的细腻温婉,让人感受到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南溪号子九道拐》层次分明、旋律悠扬,展现了土家族农民在劳动中的智慧与力量,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世界;《阿拉调情歌》将高腔唱法与弹舌技巧相结合,木叶乐器的点缀更是锦上添花,让整首歌曲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藏族山歌《牧歌》以其深邃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焦石民歌《后山柴多歌也多》将焦石人在山野间即兴吼出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质朴、粗放的嗓子征服了在场所有观众……12支山歌各具特色,不仅展示了各地山歌的万千气象,更通过歌声传递了各民族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舞台上流光溢彩,身着民族特色服饰的歌手们引吭高歌,悠扬的歌声如天籁般回荡在乌江之畔、群山之间;台下观众热情洋溢,时而伴随着音乐节奏挥舞手臂,时而举起手机拍摄精彩瞬间。
最终,经过专家的评审,《阿拉调情歌》《郁江号子喊起来》获金奖,《苗家迎客歌》《打个幺台唱丰收》《螃蟹调》《牧歌》获银奖,《薅草号子》《南溪号子九道拐》《云上苗寨》《正月逢春好唱花》《晒月亮》《后山柴多歌也多》获铜奖。
原标题:乌江之畔 山歌激荡
编辑:秦雨 责编:张小驹 审核: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