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老人干活太用力致心脏起搏器跳出体外,多名专家接力手术成功救治 老年人一干活心脏就跳得厉害 老人用力过猛心梗死亡
创始人
2025-06-16 14:13:25
0

极目新闻消息,近日,广医四院收治了一例极为罕见的病例。患者是一位68岁的老伯,三年前曾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恢复良好。老伯上山铲草和砍树时,感到起搏器囊袋处疼痛和红肿。他当时仅自行涂红霉素药膏处理,但症状并未好转,仍然继续从事日常农活。在一次用力干活后,起搏器竟然“跳”出了体外!老人遂立即就医,经判断存在反复起搏器囊袋感染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来源:广州日报

医院多学科专家会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最终协作接力完成两台手术:先在老伯胸对侧植入新的起搏器,随后成功摘除“跑”出来的起搏器并清创和修复临近皮瓣。术后老伯未发生任何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

无独有偶。23年前,上海的冯老伯就安装了心脏起搏器。此后,因心脏起搏器电能耗竭,他先后更换了2次起搏器,一直感觉很好。然而,近期,冯老伯却因为心脏起搏器而胆战心惊,因为心脏起搏器囊袋感染,出现了皮肤破溃,起搏器也暴露出来。为解除隐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医生团队自制下腔静脉途径拔除工具,帮助冯老伯最终拔除了在体内长达23年的心脏起搏器电极。一周后,冯老伯安置了新的心脏起搏器,并康复出院。

冯老伯皮肤破溃,起搏器暴露

据了解,心脏起搏器囊袋感染是少见且最难处理的起搏器术后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囊袋感染,如不及时处理,有引发败血症的风险,甚至会危及生命,去除起搏器并拔除电极是处理囊袋感染最为有效的方法。然而,拔电极的难度和风险远远高于安装心脏起搏器手术。起搏器电极拔除是手术难度最高、风险性最大的心脏介入手术之一,是很多心脏介入专家不敢触碰的“雷区”。

从冯老伯体内拔除的起搏电极

安了心脏起搏器,活动强度不要大

心脏起搏器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流,经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能代替心脏的起搏点带动心脏搏动。有的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后,难受的感觉很快就消失了,于是便想“放飞自我”。其实,大多数介入治疗都不能一劳永逸。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可适量运动,但不是必须运动。推荐患者进行慢走、做家务等运动量较小的运动,而不要做游泳、快走、打羽毛球、重体力活等强度比较大的运动。

二是大多数起搏器为手表表盘大小,在皮下置入。患者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如果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应及时咨询心理医生。三是患者在进行磁共振检查之前,可以跟手术医生联系,请医生调整起搏器,使其可以通过磁共振检查。

四是患者过安检时可能会引起报警,所以需要随时携带信息卡,以便提供给工作人员查验。五是患者不能使用电磁炉和磁疗仪,其他家用电器可放心使用,注意电器要保持良好的接地状态,避免漏电。患者可以使用手机,但不鼓励长时间使用。六是患者必须定期到医院复查,至少一年一次。这样可以观察起搏器的电池用量以及功能是否正常,以便为下一次更换电池甚至功能更强大的起搏器做准备。

原标题:老农干活太用力致心脏起搏器跳出体外,多学科专家接力手术成功救治

编辑:吴光亮    责编:张松涛     审核:冯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出伏立秋后反被热晕?网友辣评:... 三伏天这个大魔王终于要挥手告别了,是不是觉得身上的汗珠子都少蹦跶了几下?没错,末伏结束了!也就意味着...
江南新材IPO定价10.54元... 日前,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江南新材”)披露了发行公告,确定主板上市发行价10...
巫溪小伙迎娶高颜值斐济新娘,婚... 近日,以"巫溪文峰小伙迎娶斐济高颜值新娘"为内容的视频受到网友关注。8月27日,发布视频的婚礼化妆师...
可以一次性拔掉4颗智齿吗?医生... 医生,长痛不如短痛,我可以一次性拔除四颗智齿吗?"对于很多长了智齿的朋友来说,可能会时不时地冒出这个...
原创 清... 林烨,一个清华毕业的天才,却选择加入美国国籍,投身导弹研发,甚至把导弹对准了曾经的祖国中国。这个选择...
原创 马... 据报道,在2025年这个看似平常却又暗流涌动的年份,美国政坛与情报界掀起了层层波澜,而这一切,都与特...
im Token钱包:Coin... 这是一款广受欢迎的数字钱包,在全球超 200 个国家和地区收获了超两千万用户的信赖。它致力于为用户打...
女生在塞尔维亚旅游时,出租车司... 近日,一位女生在塞尔维亚旅游时打车,不料出租车司机得知女生是中国人后,全程表达对中国的赞美。
二孩夫妻又生四胞胎,孩子父亲:... 8月23日,已有二孩的产妇李女士在深圳成功诞下四胞胎,从原本温馨的四口之家,瞬间扩容为热闹非凡的八口...
西方企业被“打”疼了:中国不会...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英国《金融时报》26日报道,中国对关键半导体材料的出口管制正在冲击供应链,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