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离谱的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的婚宴排场、陈规陋习下的恶俗闹剧······原本讲究连理相依、白头偕老的纯真爱情,一段时间却被物质与旧俗包裹,“劳民伤财”的婚俗文化让很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青年人表示,这样的“婚姻环境”既“难娶”也“难嫁”。
如何让婚姻破除把“纯真婚姻”与“待价而沽”画上等号?如何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随着“集体婚礼”、“旅行婚礼”、“音乐婚礼”等一批新潮词汇的出现,新一代的年轻人不再拘泥于陈规旧俗,独树一帜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把属于两个人浪漫的婚礼,玩出了新境界。
沙坪坝是重庆市婚俗改革试点区,在古镇磁器口,这里充分发挥古镇的区位和场景优势,把婚姻登记、婚俗改革融入磁器口古镇景区大场景中,建设具有古镇特色的婚俗改革示范点,满足群众多元化服务需求。
2023年,沙坪坝区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系列活动暨“青春之城”集体婚礼和金婚典礼在这里举行,优秀传统文化和“婚事新办、婚事简办”理念相融合,让新人在感受爱情的同时,增进对婚俗新风的了解,增加婚俗礼仪的厚重感、仪式感和自豪感。
今年,来自沙坪坝区的张周豪和爱人也追着“5·20(我爱你)”这个浪漫的日子在磁器口古镇的婚姻登记服务点登记结婚。张周豪告诉记者,登记结婚与人文历史相融合,让这样一种传统的“行政流程”变成了一次浪漫温馨的“爱情旅程”。“让千年古镇见证自己的爱情,这是我们从恋爱走入婚姻道路上特别有意义的时刻。”
组建属于自己的小家庭,张周豪作为当下年轻群体的代表,从登记结婚到婚礼操办,全部都和自己的爱人一起商量着完成。在他看来,婚姻是两个人的一场“修行”,而不是一场“买卖”,回归爱情的本质,追求婚礼独有的浪漫与随性。“以我们的婚礼为例,整个流程简洁、大方,在保留优秀传统中华婚姻文化的基础上,打造一个年轻个性的欢乐派对。”
“现在社会大力倡导移风易俗,不仅是年轻人,一些老观念也在随着时代‘更新’。”张周豪告诉记者,年轻人喜欢“个性”,但也要浪漫,与其用钱“砸出”一场豪华婚礼,不如多花些心思巧意让婚礼变得既不低俗也不单调。“比如我爱人的父母喜欢跳舞,我们就在婚礼上给了他们30分钟展示,不仅让父母参与我们的浪漫,还调动了现场氛围。”
张周豪同时表示,不仅是自己,身边的同龄人追求婚礼的本质大致相同:简约而不简单,不讲排面,却对仪式感有着执着追求。“不盲目攀比,而是破除‘昂贵消费’的绑架,以充满趣味、个性的仪式感传播两个人的幸福,表达当下年轻人婚事新办的价值观。”
甩开墨守成规的束缚,用独特的创意和风格书写自己的爱情故事。张周豪作为新的“过来人”,也有自己的一些建议。
在他看来,爱情与金钱画上等号就变了味道。对于年轻人,应该让婚姻成为独属于夫妻的共同记忆,让婚姻回归爱与责任的本质。同时,针对老一辈存在的“老观念”,也要多沟通、多说服,让他们接纳“新方式”,看到两个人在一起踏踏实实过日子,比什么都重要。“婚礼是婚姻路上的首站,对传统观念不能绝对抛弃,也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坚持中华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再去‘定制’自己独特的婚礼,我认为这样的婚俗文化更能回归到庆祝爱情的本质上。”
随着婚俗改革在全区深入推进,今年,沙坪坝区还以深入推进“春风满巴渝”社会风气提升行动为抓手,在全区大力提倡开展文明节俭,抵制婚丧陋习活动。在刚刚过去的“七夕”传统佳节,沙坪坝区就举办了一场“七夕结婚不打烊集体颁证活动”。
活动颁证现场,新人们跟着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宣读了婚姻誓词,全国道德模范何巧等3名特邀颁证师为新人颁发结婚证并送上了诚挚的祝福。同时,邀请了沙坪坝区法院法官开展“红岩嫁校”新婚课堂讲座,从“软性教育”上,为即将组建各自家庭的新人们上一堂倡导文明向上的婚俗改革“第一课”。不少新人表示:“这样的集体领证活动令人难忘,这样的宣讲也很有必要,通过参与文明婚俗的倡导活动,也希望和爱人多做策划和平衡,在践行健康婚俗的基础上,让婚礼仪式更有意义。”
原标题:为爱“减负” 让婚姻回归“爱”的本质
编辑:秦雨 责编:张小驹 审核: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