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丨陈利民:万物收敛在金秋 陈利民临海 陈利民四川
创始人
2025-06-17 22:40:50
0

万物收敛在金秋

文/陈利民

又到了金秋时节,我便想起郁达夫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他开篇写到:“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多才多艺的郁达夫,是一个不“安分守己”的人,1934年,他虽居住在北京,但常常乐此不疲地跑去杭州、上海、青岛等地,讲学访友,饮酒作文。因此,他感悟北国的秋,有一种稠稠的“浓”,而南国的秋有一种静静的“淡”。

春耕,夏种,秋收,冬藏。

九月金秋,五谷丰登,是大地收获的季节,也是万物收敛的时节。据《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也就是说,秋分这天,地球上的白天与黑夜各自平分,均占十二小时。古谚语也曰:“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秋分到了,这个时候天气渐渐变凉,雷声减少,雨量减弱,蛰虫开始纷纷钻入洞穴,准备进入冬眠。而我们人类呢?也应当尊敬自然,顺应自然,静心自持,韬光养晦。

就古代文人赞美秋天的诗词,我首当其冲地推荐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时,王维才十七岁,就初露锋芒。他为了考取功名,步入仕途,独自在洛阳与长安之间漂泊。这天正好到了重阳节,他满怀激情,有感而发,身居他乡,思乡怀亲之情自然而然。他诗中写的“茱萸”是一种具有药效的落叶小乔木植物,在重阳节这天,家家户户都有佩戴“茱萸”的民间习俗。

中秋之后,秋水涟涟处,丹桂飘香时,有一种妙不可言的美食,那就是菊黄肥蟹。在《红楼梦》里有“红楼蟹宴”的描写,由史湘云做东,薛宝钗家买单。那天,请贾府上下老幼女眷在大观园中吃蟹赏桂。大家在席间饮酒、谈笑、赋诗、猜谜,真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然而,秋天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季节。比如林黛玉,凉风侵袭她的窗户,多愁善感的她想到自己的身世,不禁泪水涟涟。她在怡红院贾宝玉寿宴上掣得的芙蓉花签的题词“风露清愁”,感叹易逝之物,又勾起她的伤感之情。

清代诗人黄景仁的《道中秋分》曰:“万态深秋去不穷,客程常背伯劳东。”诗人一生漂泊不定,沉沦下僚,却又死死抱着一身傲骨,当然发出的是愁苦之音。而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分后顿凄冷有感》曰:“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对陆游来说,今年的秋天似乎来得比往年更早,树叶尚未枯黄,就纷纷投入大地的怀抱。蟋蟀本该在房屋的角落里,忽然跳到他的床边。他感慨时光过得太快,对一个垂垂老矣的诗人来说,更是令人触目惊心。但诗人仍然具有一股狂傲之气,有理想的火种,一直在他心底燃烧,只是壮志未酬,而只好:“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当时,南宋王朝苟延残喘,病入膏肓。诗人洁身自好,饮酒读书,黄唐之淳质,是他心中向往的桃源胜景。

我也喜欢刘禹锡的《秋词》,词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以宽阔的胸襟,抒发对秋天的热忱,展示生命中的那点真气,让人感动不已。

秋天是美好的季节,大地披上金装,辛劳者果实满仓。我们应当自持收敛,归之总结,平心静气,遵守时令,颐养心性,以达来年春天。

作者简介: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协会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出伏立秋后反被热晕?网友辣评:... 三伏天这个大魔王终于要挥手告别了,是不是觉得身上的汗珠子都少蹦跶了几下?没错,末伏结束了!也就意味着...
江南新材IPO定价10.54元... 日前,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江南新材”)披露了发行公告,确定主板上市发行价10...
巫溪小伙迎娶高颜值斐济新娘,婚... 近日,以"巫溪文峰小伙迎娶斐济高颜值新娘"为内容的视频受到网友关注。8月27日,发布视频的婚礼化妆师...
可以一次性拔掉4颗智齿吗?医生... 医生,长痛不如短痛,我可以一次性拔除四颗智齿吗?"对于很多长了智齿的朋友来说,可能会时不时地冒出这个...
原创 清... 林烨,一个清华毕业的天才,却选择加入美国国籍,投身导弹研发,甚至把导弹对准了曾经的祖国中国。这个选择...
原创 马... 据报道,在2025年这个看似平常却又暗流涌动的年份,美国政坛与情报界掀起了层层波澜,而这一切,都与特...
im Token钱包:Coin... 这是一款广受欢迎的数字钱包,在全球超 200 个国家和地区收获了超两千万用户的信赖。它致力于为用户打...
女生在塞尔维亚旅游时,出租车司... 近日,一位女生在塞尔维亚旅游时打车,不料出租车司机得知女生是中国人后,全程表达对中国的赞美。
二孩夫妻又生四胞胎,孩子父亲:... 8月23日,已有二孩的产妇李女士在深圳成功诞下四胞胎,从原本温馨的四口之家,瞬间扩容为热闹非凡的八口...
西方企业被“打”疼了:中国不会...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英国《金融时报》26日报道,中国对关键半导体材料的出口管制正在冲击供应链,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