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林区不能带火,如果带有火机的请把火机交出来,现在是禁火期,禁止一切野外用火。”这是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干湾村的巡山护林人员正在路口例行巡护工作,他们不仅是收缴火源的检查员,更是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预警员”“宣传员”。
“我们一天一个人至少要走七八公里的路程。每天每个巡山人员都要走遍自己的辖区,对林区密集、容易产生火灾隐患的地区,是巡山人员必须走到的,对于路口、人员容易进去林区的地方也必须走到。”干湾村书记何毅介绍道。
据记者了解,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森林防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灭结合,强化宣传引导。
在“防”方面,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巡山护林员巡守制度,8月20日以来,街道整合机关干部、村社干部、网格员、护林员、志愿者等队伍,推动队伍下沉、保障下倾、关口前移,将70%的力量前置到防灭火工作的第一线,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在重点时段开展空中巡护,共使用2架无人机,组成空中巡护分队,不间断侦察森林火情。无人机航拍实时画面与地面巡护队伍协同配合,提高了森林火情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打”方面,制定务实管用预案,坚持早发现、早预警、早报告,组织动员辖区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防灭火培训,保障发生火情快速反应,科学、高效、安全扑救,努力实现打早打小打了。同时,及时增补防灭火物资储备,做好扑火装备、机具检修维护,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目前,街道已储备打火把120把、砍刀50把、水泵1台、水带15圈、油锯2台、风力灭火机3台,防患于未然。
在“宣”方面,入夏以来,街道融合院坝会、小喇叭流动广播、语音提醒杆、张贴标语横幅等传统方式“进村入户”和微信、海报、小视频等网络渠道“进圈入群”,宣传火情预警、紧急避险、险情处置等信息,增强群众防火意识,提升群众避险意识和自救能力,覆盖10万人次,实现防灭火知识入脑入心。
上游新闻记者 谭柯 实习生 王若瑄
编辑:岑欣颖 责编:郑亚岚 审核: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