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璧山区:科技“加码”开启森林防灭火智能模式 科技赋能助力森林防灭火 重庆森林防火预警全面启动
创始人
2025-06-18 22:02:07
0

连日来,重庆高温天气持续,气象预警等级居高不下,森林火灾风险不断增大,璧山森林覆盖率达43.79%,森林防灭火工作成为重中之重。璧山区充分运用科技赋能,借助5G、大数据、高空云台双光谱视频、卫星监控、无人机监测视频AI算法等数字技术,有效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防控网络,全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森林火灾防护网,用“千里眼”和“顺风耳”防患于未“燃”,守护全区森林资源。

科技赋能助力火情监测快速准确

“璧城街道高石坎村附近发现了烟火,请尽快处理……”9月1日晚8点,在璧山区森林防火监测预警中心,一阵刺耳的火情监测警报声响起,值班人员立即通过大屏查看预警定位,自动推送报警信息至相关负责人。经查看,烟火是由于当地村民野外违规用火造成的,护林员及时扑灭了火点。

从发现火情、核实地点到现场处置,整个流程用时不到9分钟。其如此快速的原因,主要得益于璧山森林防火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的助力。

近期,森林火灾风险不断增大,为此,璧山区结合森林资源情况,升级璧山森林防火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实现24小时火情监测、自动报警、坐标定位等,切实做到火情早发现、早处置。

“该系统由48套高空云台双光谱视频监控、263台地表火探测器组成,能够将监控设备捕捉到的视频图像在后台实时分解为50余个不同色度和相关特性的图层并进行高速运算,利用大数据分析与自动甄别技术,识别火灾特征,识别率达99.5%以上,能够把火情发生的具体地点锁定在100米范围内,极大地提高了森林防灭火工作效率。”璧山区森林防火监测预警中心负责人华珥榛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明火扑灭后,在腐殖层、石瓦缝、过火树心等隐蔽处仍然可能存在一些火点,系统会对其“严防死守”,直至全部熄灭。

璧山森林防火的“黑科技”远不止于此,卫星监控、无人机监测、智能视频监控卡口……能够实现“空、天、地”一体的火情预警监测。

9月2日,在大路街道青龙湖国家森林公园,华珥榛正在用无人机监测森林火情。伴随一阵嗡鸣声,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迅速攀升至百米高空,飞向广袤林区。

“当林区出现烟点时,无人机既可以快速地捕捉火点的方位,实时监测火情,还可以在五分钟内形成一张高空全景图,更清晰地将现场地形和森林火势展现出来,为后方指挥中心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华珥榛告诉记者。

而卫星监控在原有森林防火监控基础上,每10分钟对璧山区域及行政边界以外2公里范围内的火点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检测到100平方米范围以上的火情,立即触发“双报警”机制,启动火情“135”快速反应工作机制,使火情发现于未“燃”之时,解决于成灾之前。

“截至目前,平台已核查处置报警工单54071个,核查率100%,极大提升了森林火情早发现、早调度、早处置能力。”华珥榛表示。

联防联控合力筑牢森林防火屏障

9月3日清晨,在东风林场,沿着高低错落的树木往深处探寻,林木绵延起伏,绿意盎然,林下传来一阵阵森林防火的宣传声,护林员陈祖华正在巡山。

“森林资源何等珍贵,任何一点火星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我们的任务主要是确认无人野外用火,保护森林资源不被破坏。”陈祖华说道。

“您好,进入林区严禁野外用火,不允许携带任何火源进山。”除了巡山,在丁家街道新民村森林防火卡口,各类防火提示牌摆放整齐显眼,喇叭里循环播放着森林防火令,工作人员正在对进山车辆开展例行检查和政策宣传,杜绝各类隐患发生。

据悉,璧山区以火源管控为重点,在全区统一设置110余个固定检查站与50余个临时卡口。在森林防火关键期,每天安排500余名巡护人员开展值守巡护工作,切实将火源阻拦在山下林外;建立345人规模的“一长三员”网格化管护体系,以及2742户群众为基础的联防体258个,着力构建群防群治工作格局;利用广播、小喇叭、短信、微信等途径扩大宣传面,先后发送森林防火短信60余万条,发放宣传单(品)20000余件,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不仅如此,今年,璧山区大力实施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建设,具体为建设防火道路190余公里、生物防火隔离带510余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采伐清理200余公里,造林整地、道路施工等后续工作将按计划有序展开,力争年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项目完成后,将基本实现全区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全面布局,防止较大以上森林火灾发生。

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三管齐下,璧山区全年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2‰以内,一般森林火灾24小时扑灭率达到95%以上,森林“防火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神兵利器”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做好防火的同时,灭火自然也不能少了新战术、新装备的“加持”。

近日,一场由璧山区应急管理局组织开展的“地空配合”森林灭火新战法实战演练在青杠街道举行。演练以某处森林发生火灾,威胁周边重要设施和居民区为预设背景,搭建了一座面积为100平方米的森林实景火场,调集1架侦察无人机、5架重载灭火救援无人机、10余台救援车辆、50余名救援人员参与演练。

演练过程中,4架重载无人机编组升空,在空中一字排开,采取“多点突破、分段围歼、阻歼林火”的战法攻火头、打险段,第一时间控制火势,充分发挥了无人机机动灵活的作用;明火得到有效控制后,无人机再次出动,挂载消防吊桶对火场余烬进行喷洒水剂降温防复燃作业,同时,水泵分队利用背负式水带迅速赶赴火灾现场进行灭火。经过10余分钟鏖战,“大火”成功扑灭。

这样的场景,在璧山并不少见。“在森林高火险期,我们实施应急救援‘三预置’,即预置前方指挥部,预置应急力量,预置物资装备,确保打早、打小、打了。”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璧山区整编区级、行业、镇街各级应急救援队,编制侦查、攻坚、支援、保障力量,组建能够快速反应、迅速到达灾情地点的1车5人救援分队,以及围绕火线能打多长、水源能供多久等现实问题组建的无人机分队,通过以“无人机+水泵”和“以弹灭火+以水灭火”等有机组合,第一时间控制火势。

针对森林火灾发生地域交通不便、地形复杂、灭火队员行进困难等情况,璧山区还配备了城市森林快反救援设备(无人机)、多功能水陆两栖救援车、全地形车以及背负式水泵、森林消防泵、高压细水雾水枪、风力灭火机、电割灌机等多种装备,进一步提高火灾扑救效率和重点区域风险防范化解的能力。

“前沿科技”各显神通,人力物力严防死守,真正让火情无处遁形。下一步,璧山区将持续推进森林防灭火科技信息化建设,以科技赋能森林防灭火,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火情,第一时间组织扑救,真正实现“打早、打小、打了”,切实筑牢森林防灭火绿色屏障。

原标题:璧山:科技“加码”开启森林防灭火智能模式

编辑:秦雨    责编:张小驹     审核:宋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出伏立秋后反被热晕?网友辣评:... 三伏天这个大魔王终于要挥手告别了,是不是觉得身上的汗珠子都少蹦跶了几下?没错,末伏结束了!也就意味着...
江南新材IPO定价10.54元... 日前,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江南新材”)披露了发行公告,确定主板上市发行价10...
巫溪小伙迎娶高颜值斐济新娘,婚... 近日,以"巫溪文峰小伙迎娶斐济高颜值新娘"为内容的视频受到网友关注。8月27日,发布视频的婚礼化妆师...
可以一次性拔掉4颗智齿吗?医生... 医生,长痛不如短痛,我可以一次性拔除四颗智齿吗?"对于很多长了智齿的朋友来说,可能会时不时地冒出这个...
原创 清... 林烨,一个清华毕业的天才,却选择加入美国国籍,投身导弹研发,甚至把导弹对准了曾经的祖国中国。这个选择...
原创 马... 据报道,在2025年这个看似平常却又暗流涌动的年份,美国政坛与情报界掀起了层层波澜,而这一切,都与特...
im Token钱包:Coin... 这是一款广受欢迎的数字钱包,在全球超 200 个国家和地区收获了超两千万用户的信赖。它致力于为用户打...
女生在塞尔维亚旅游时,出租车司... 近日,一位女生在塞尔维亚旅游时打车,不料出租车司机得知女生是中国人后,全程表达对中国的赞美。
二孩夫妻又生四胞胎,孩子父亲:... 8月23日,已有二孩的产妇李女士在深圳成功诞下四胞胎,从原本温馨的四口之家,瞬间扩容为热闹非凡的八口...
西方企业被“打”疼了:中国不会...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英国《金融时报》26日报道,中国对关键半导体材料的出口管制正在冲击供应链,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