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仪表装配、新娘头饰制作……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民安华福社区,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9月6日,“青春红岩”网上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民安华福社区,社区创新推出巧手梦工坊、创业苗圃、创业市场等特色项目,帮助居民解决就业难。
民安华福社区是重庆最大的公租房社区之一,现有居民1.9万户,5.1万人。
“我们社区的居民有着‘四多’的问题。”民安华福社区党委书记李泽军介绍,一是外来人口比较多,九龙坡区户籍以外的居民占比83%;二是低学历人群比较多,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居民占比60%;三是技能匮乏人员比较多,没有任何就业技能的居民占比30%;四是矛盾纠纷多,因为是公租房社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每年的矛盾纠纷有300多起。
针对这些问题,民安华福社区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为理念,探索出“1+3+4”的“家门口”就业创业新模式(即依托一个“高质量充分就业基地”,创建“劳务经纪人工作站、创业服务中心、零工市场”三大服务平台,推出“技能培训、巧手梦工坊、创业苗圃、创业市场”四个特色项目),让社区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
走进社区“巧手梦工坊”,记者看到,里面分成了几个不同的“车间”,一些居民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她们或缠绕摩托车仪表线束,或装裱婚庆头饰。
由于社区周边没有大型制造业企业,社区便引进了4家企业,让在家照顾孩子的居民结合自身实际灵活选择工作时间和地点,在工坊可以做,带回家也可以做,计件发放劳动报酬。
“我在这里干了一年多了,每天接送孩子后,我可以利用闲余时间在这里干零工,每月能挣3000多元,既照顾了孩子,又多了一份收入,真的很方便。”居民黄女士说。
据介绍,为帮助社区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民安华福社区开设了“就业超市”,内设服务接待、创业咨询、面试招聘、超市自选四大功能区,举办多场招聘会,帮助农民工就业;“巧手梦工坊”帮助“全职妈妈”实现居家就业梦想;“创业苗圃”协调出社区闲置的1000平方米区域,设置“百货、果蔬、副食”3大类型411个摊位,以“零租金”方式提供给辖区居民使用;“创业大市场”打造具有人间烟火气的平民夜集,帮助新增就业人群创业,目前该模式已累计带动就业创业8000余人。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编辑:邓晞 责编:石亨,张松涛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