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虽好吃,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太难做、不会做、费事做。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一场“厨房革命”和餐饮美食制作模式的“大变革”正在进行,这就是如今正在蓬勃发展的预制菜产业。
适应这一趋势,9月12日,预制川菜研发中心在郫都区中国川菜产业城揭牌,此举意味着郫都区以“川菜产业”为基础、以“预制菜”产业为引领,构建“产学研”融合生态,助力预制川菜更长远发展。
产业优势突出
吹响抢占预制川菜“冲锋号”
2023年2月发布的中央1号文件中首提预制菜,要求“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对预制菜产业发展予以倾斜。2022年,四川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推进会明确:到2025年预制菜产业规模力争突破千亿元。
“成都市已有超过200家食品企业布局预制菜市场,但缺乏相关创新研发平台。”成都蜀都川菜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预制川菜研发中心,在提高预制菜创新研发能力、企业竞争力、市场影响力的基础上,将补齐产业短板,作为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郫都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助力郫都区乃至成都市抢占预制菜市场先机。
那么,发展预制川菜,郫都区的实力和底气从何而来?
在郫都区,规划面积57.1平方公里的中国川菜产业城,是全国首个以地方菜系命名的产业功能区,主导产业为复合调味品、休闲食品以及预制菜和饮料。目前园区已有42家企业转向发展预制菜产业,生产包括即食预制菜、即热预制菜和即烹预制菜,在川菜预制菜标准化、成套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研发、数字化车间建设等方面成效突出。
此次,由四川旅游学院和成都蜀都川菜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牵头打造的预制川菜研发中心,将以川菜预制菜产品设计、研发、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和中试生产为重点,以高校团队先进技术为指导,以川菜预制菜生产实践科研探索为手段,以建设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产学研实践基地为目标。
打通“产学研用”链条
助力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预制川菜研发中心的成立目的在于推动川菜预制菜科技成果“开花结果”。那么,预制川菜研发中心将如何打造成果就地转化的创新模式?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与食品科学工程学院教授、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预制菜专委会主任委员辛松林介绍,川菜产业城聚集了复合调味品、休闲食品等众多企业,企业对市场需求有着敏锐的感知力,能够为研发中心提供第一手的市场需求,大大提高了研发的效率。四川旅游学院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是获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菜烹饪技艺”保护单位,拥有专利70余项,编制了《川菜烹饪工艺》《川点制作工艺》《中国川菜经典菜肴制作工艺规范》等系列标准,构建了川菜标准体系,建成全国首个川菜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联合国内预制菜加工智能装备头部企业共同打造美食产业应用新场景。
辛松林表示,川菜产业城众多的预制菜产业关联企业为以四川旅游学院为核心力量的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广泛的转化应用场景,进一步畅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渠道,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以美食产业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川菜产业城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预制川菜研发中心将围绕创新平台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攻关、新装备研制等建设内容,打造集川菜预制菜研究、川菜技能人才培育、川菜预制菜企业孵化、川菜技术成果转化等于一体的中国川菜预制菜产业研发中心。
郫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预制川菜研发中心的成立,将大幅提升园区预制菜创新研发能力、企业服务能力、区域品牌塑造能力、园区投资吸引力,助推园区产业上下游企业协同联动,打造形成郫都区川菜产业竞争新优势,助力郫都区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抢占千亿产业机遇 预制川菜研发中心在郫都区成立
编辑:张沛 责编:周希 审核: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