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遍布全身,起病隐匿,善于伪装,容易被误诊,被称为“千面肿瘤”“肿瘤界的孙悟空”——这就是淋巴瘤。每年的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日,12日晚,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筹备开展了“唱响生命之歌,共筑希望乐章”大型音乐路演活动。活动中,该院血液肿瘤中心刘耀教授和医护团队带来了献给淋巴瘤患者的原创歌曲——《不屈的心——献给淋巴瘤患者的战歌》。该活动旨在普及淋巴瘤的科学防治知识,帮助公众正确认知和关注淋巴瘤,做好日常预防和早诊早治。
据介绍,今年世界淋巴瘤日期间,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将以“生命至上 沐爱而生”为主题,开展线上科普直播、线下义诊讲座等公益活动。该院党委副书记张维表示,衷心希望全社会能够给予淋巴瘤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淋巴瘤患者筑起希望的乐章,让生命之花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能绽放最灿烂的光彩。
善于伪装,首诊首治很关键
刘耀教授介绍,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淋巴细胞本身恶变引起的一大类恶性肿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在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较为常见,约80%-90%确诊的淋巴瘤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数据显示,淋巴瘤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跻身全国恶性肿瘤排名前10。由于淋巴系统遍布全身,所以淋巴瘤的“足迹”也遍布全身,除了头发、指甲,其他身体部位都可能发现淋巴瘤。
刘耀教授说,淋巴瘤早期的表现多数为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比如浅表的颈部和腋下等。但有的肿大发生在身体深处的淋巴组织部位,例如腹腔淋巴结,甚至乳房,卵巢等部位,极易与其他肿瘤混淆。不少淋巴瘤患者首诊先去了皮肤科、耳鼻喉科等,虽能够得到相应诊断,但对症治疗后效果甚微,耽误大量时间。因此,面对这种“千面肿瘤”,一旦发现自己有淋巴瘤的可疑信号,建议到具有专业诊治淋巴瘤经验的专科医院就诊。首诊首治,准确治疗是淋巴瘤治疗后较好预后的关键!
六大信号,锁定早期淋巴瘤
既然首诊首治这么关键,我们身体出现了什么症状就要警惕是淋巴瘤?该院血液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肖春燕总结了早期淋巴瘤的六大警示信号。
1.肿。淋巴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可以分为浅表部位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可以自己扪及,通常不痛不痒。深部淋巴结肿大包括腹腔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自己无法扪及,通常是由于淋巴结肿大到一定程度引起压迫症状,比如腹痛、呼吸困难才就诊。
2.烧。淋巴瘤引起的发烧具有持续性,常规消炎抗感染治疗后仍反复发热,如果持续性发热超过2周,找不到其他原因,这正是身体在发出的求救信号,需要高度引起重视。
3.瘦。淋巴瘤引起的消瘦标准为体重半年内减轻10%以上,同时没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释。
4.汗。通常表现为入睡以后患者出现前额、枕部、前胸、后背等明显出汗,经常会湿透衣服、被褥等。
5.痒。约10%的淋巴瘤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初期表现为局部皮肤瘙痒,逐渐发展为全身皮肤瘙痒。
6.乏。淋巴瘤患者在早期还可能出现乏力疲劳的症状。如果出现持续性的乏力、疲劳且无法找到其他原因,也应考虑淋巴瘤的可能性。
淋巴结肿大就是淋巴瘤吗?
不一定,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淋巴瘤,但淋巴瘤往往伴随着淋巴结的肿大。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感染、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其中最常见的还是感染(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淋巴结结核),其次还有实体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如肺癌、食管癌、肠癌等),另外就是淋巴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恶性淋巴瘤、浆细胞肿瘤等)。我们如何初步判断自己的淋巴结肿大,是淋巴瘤引起的还是感染引起的?
1.无痛的淋巴结。淋巴瘤引起的肿大淋巴结在初期没有其他感官不适,而炎症引起的肿大淋巴结多伴有疼痛感,皮肤发红,触摸时会感觉皮肤温度偏高。
2.持续存在。肿大的淋巴结会持续存在很长时间,不会因为抗炎等治疗后消退。
3.逐渐长大。当发现浅表无痛性淋巴结在短期内增大,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4.淋巴结体积。如果触摸淋巴结其形状长径和短径差异相当,呈等大等圆的表现,且没有任何痛感,则需高度警惕淋巴瘤,而炎症引起的肿大淋巴结多为长条形表现。
5.淋巴结质地较韧。淋巴瘤引起的肿大淋巴结质感很强韧,触摸的感觉和触摸鼻尖的感觉几乎一样,而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触摸质感和触摸嘴唇柔软度相似。质地较硬的淋巴结多见于实体肿瘤所致淋巴结转移。所以一旦发现淋巴结肿大持续存在,进行性增大,且不痛不痒,一定要及时到具有专业诊治淋巴瘤经验的专科医院就诊。
淋巴瘤能治愈吗?
据报道,在近现代肿瘤治疗史上,淋巴瘤是第一个通过放、化疗获得治愈的恶性肿瘤,也是第一个通过靶向药物将治愈率大幅提高的肿瘤,也是目前极少数治愈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霍奇金淋巴瘤,现在治愈率可以达到80%—90%,而对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因为分为几十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治愈率不一样。但总体来说,治愈率能接近50%。因为全身各系统均分布淋巴细胞,淋巴瘤可以遍布全身,所以仅靠手术无法根治淋巴瘤。淋巴瘤的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免疫治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瘤的治疗往往需要多种方法进行联合治疗,具体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和疾病因素来决定。如今随着越来越多新的靶向药物和CAR-T细胞的面世,淋巴瘤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霍奇金淋巴瘤仅仅通过化疗大多数就可以实现治愈,非霍奇金淋巴瘤虽然治疗效果不如霍奇金淋巴瘤,但也有部分可实现治愈。通过规范早诊早治,淋巴瘤患者可以实现长期生存。
怎样才能避免淋巴瘤?
目前,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彻底明确,不过,有一些危险因素有促发淋巴瘤的风险,预防这些危险因素能够减少淋巴瘤的发生概率。如免疫缺陷,遏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传播、HIV阳性者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能够降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率。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部的一些淋巴瘤有关。用抗生素和抗酸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降低淋巴瘤发生的风险。
此外,控制体重和健康饮食也有助于预防淋巴瘤。在饮食上,少吃垃圾食品。在作息上,争取早睡早起,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酗酒、不染发,少接触有机溶剂。在运动上,加强锻炼体魄,增强免疫力。在心态上,积极面对生活,要相信,只有善待我们自己的身体,生活才会善待你。最后,体检也很重要。若身体出现六大警示信号,建议尽早咨询专科医生及时进行检查。(资讯)
(文/熊志翔)
原标题:世界淋巴瘤日:为“淋”歌唱 歌手、医生联手献唱原创歌曲《不屈的心》 专家:首诊首治很关键,六大警示信号锁定“千面肿瘤”
编辑:周晋羽 责编:黄蔷 审核: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