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重庆市2024年秋季高三年级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研讨会在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召开。本次会议由重庆市教科院主办,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承办,来自川渝两地的高中思政教研员、高三思政教师代表共计500余人参加了研讨交流。
来自鲁能巴蜀中学的王燕春老师围绕必修二《经济与生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课堂示范。课堂第一部分通过思维导图自主构建必备知识,学生在分享中反思知识体系,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构建不同维度的知识网,高效巩固重要知识;课堂第二部分合作探究、创新应用,通过“研读情境 提取信息”“把握考向 提升素养”“探索实践 自信参与”三个探究环节,用知识解读情境,自主合作命题,助力学生内化能力、外化素养,引导学生结合高考真题,进行理论探索,并通过调查、访谈进行实践感知。
课后,重庆名师、原重庆外国语学校思政课教师肖志农作了精彩点评。他指出,该课建构了复习课的新样态,以学生问题为导向,使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统一;用好了知识结构图,链接时政,以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材料为情境,使理论逻辑与事实逻辑有机统一;学生小组合作命题,设置参考答案、展示并分析答案,达成教—学—评的一致性;通过采访等形式,鼓励学生课后实践感知,使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
肖志农老师
本堂复习课呈现了基础知识落地生根、学习指向深度合作、知识有进阶提升的新样态,实现复习综合化,思维高阶化,有效助力了高三复习。
在高三备课经验分享环节,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李科老师、重庆市育才中学沈韦岑老师分别交流了团队经验。
李科老师
李科老师针对当前教学困境,作了题为《“以学为中心”改革背景下教研室备课备考策略》的经验交流,分享了校本教研探索形成的“五步、三定、五统一、一规范”备课模式。依托江北区教科院,通过名师引领,实现了“导学课——探析课——评讲课”基本课型结构化,形成了“前置学习——深度建构——巩固提升”的教学模式。
沈韦岑老师
沈韦岑老师分享了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的实践策略,通过研究课标,明确把学生带到哪里去;通过整体规划、锻炼思维、提升素养、科学命题、高效评讲,清晰展示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到达目的地;通过考评结合、一轮创新、师生互换、策略转向等,了解学生到了哪里,充分展示了措施落地生根且方法创新的育才经验。
魏睿老师
璧山中学魏睿老师以连续三年的高考阅卷人的经历,总结了进入新高考后重庆卷的变化。魏老师基于考情和学情,从能力目标、素养目标反思,提出了创设真实情境、设计问题链条、深耕教材、把握融合性命题趋势等应对策略,以此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实现备考的高质效。
文雯老师
活动最后,重庆市教科院高中思政教研员文雯老师以《关于“教—学—评”的几点思考》为题,结合教学实践,从理论高度为一线教师做专家引领。文老师从前沿教育理论与课堂“最后一公里”的现实关系提出问题,以几位不同教师的讲题过程为例,提出要从“提取关键信息”的教学者思维,向“关注核心素养”的命题者思维转化,再达成“研考一体”的研究者思维,强调切实推进素养本位下的高考命题研究,复习中活用教材、培育素养,培养学生的普遍逻辑,提升思考问题的能力,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有思考力、创新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编辑:杨虹 责编:石亨,张松涛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