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将至,我国也将迎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9月13日,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主场活动新闻发布会在蚌埠市固镇县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丰收节安徽主场活动将于9月22日农历秋分在固镇县举办,活动总体框架为“1+9”,期间,将以“丰收捷报”视频方式呈现全省各地丰收盛况。
看点:以“丰收捷报”视频方式 呈现全省各地丰收盛况
今年安徽的农民丰收节有哪些看点?据新闻发布人、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程燚透露,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活动总体框架为“1+9”。
“1”即:丰收的礼赞·群众庆祝丰收联欢活动,以农民群众为主体,通过农民歌舞等形式,开展群众庆祝丰收联欢活动,全面呈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幸福安康的美好画卷。期间,以“丰收捷报”视频方式呈现全省各地丰收盛况。
“9”即9项系列专题活动。
丰收的根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成果展,通过图文并茂形式,集中展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体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时代内涵,唱响爱党感恩主旋律,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坚定信心跟党走。
丰收的画卷·“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成就展,集中展示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丰收的引擎·农业新质生产力成果展,现场展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设施,立体呈现我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新成果。
丰收的硕果·“皖美农品”成果展暨金秋消费季,现场展示千亿斤江淮粮仓、千亿级肉牛产业、万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等乡村产业发展新成就,彰显安徽做好“土特产”文章、培树“皖美农品”品牌矩阵新成果。
丰收的传承·江淮农耕文化展,通过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及农业生产工具、农村生活用品等实物,生动呈现徽风皖韵特色的农耕文化和乡风民俗。
丰收的味道·江淮美食节,开展江淮美食展示、品鉴等活动,邀请乡村厨师现场制作乡土菜、农家菜、风味小吃,传播江淮传统乡土饮食文化,拉动城乡消费。
丰收的旋律·田园之声农民“村晚”,邀请农民乐队、农民歌手、乡村演出队等,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在丰收的季节里唱响丰收的欢乐,反映农民喜庆丰收、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精神面貌。
丰收的活力·农民体育健身运动会,组织农民群众开展农事趣味比赛、“村BA”等富有农耕农趣农味的体育赛事活动,增强农民群众的健身意识,培育新时代乡村新风尚。
丰收的旅程·“皖美乡村游”惠民活动,坚持山水游、生态游、红色游、研学游、休闲游、民宿游“六游”并举,通过现场路演、线上推介等方式宣传推广乡村旅游产品。落实大黄山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四地”打造支持措施,让城乡居民走进乡村,赏乡村美景、品乡村美食、购乡村特产,共享丰收喜悦,激发消费活力。
举办地固镇:汉兴之地 淮北平原上的明珠
今年农民丰收节安徽主场落户皖北,作为全省农业大县,固镇县如何利用举办丰收节省主场活动契机推进“三农”工作发展?
据固镇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赵磊介绍,固镇县位于谷水之北,古称谷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固镇县境内的垓下古战场决胜项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余年帝业,是汉兴之地,胜利之城。固镇县地势平坦、雨量充沛,农副产品丰富,先后获评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畜牧十强县、全省蔬菜产业化十强县等荣誉,是安徽省重要的粮油和畜禽生产基地。悠悠浍水穿县而过,沃野田园四季如画,固镇县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广袤的淮北平原上。
固镇县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首要任务,建成高标准农田103万亩,202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9.6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65.34万吨,粮食产量实现“二十连丰”。全县拥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283户,其中部级示范场5个、省级示范场9个;连续14年被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获批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0家、省级5家。大力推进“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在全省建成首个千头安格斯肉牛良种繁育基地;获评省“一县一业(特)”肉鸡全产业链示范县,2023年肉鸡全产业链产值达80亿元。
近年来,固镇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成功创建省级、市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6家,“王庄花生”“石湖西瓜”“仲兴羊肉”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刘集镇张蔡村“粉丝”产品获得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全县建成10个乡镇驻地建成区及省级和美乡村97个,先后7次荣获全省和美乡村先进县,25个省级中心村荣获“省级重点示范村”称号。
赵磊表示,今年农民丰收节全省主场活动将在固镇县濠城镇举办,固镇将坚持因地制宜、务实节俭、周密细致,坚持农民唱主角,组织开展农民“村晚”、农民体育健身运动会、农耕文化展等活动。
原标题:1+9!农民丰收节安徽主场活动剧透来了
编辑:周希 责编:肖玲 审核:牟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