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瞭望丨“本研倒挂”,不必过于担忧 本研倒挂什么时候开始的 重庆瞭望投稿可靠吗
创始人
2025-06-24 12:41:29
0

研究生越来越不值钱了?

这个开学季,多所高校在校研究生数量超过本科生的消息引发热议,有人将这一现象称为“本研倒挂”。

对此,网友各有看法:研究生比本科生都多,是否意味着“学历贬值”?高校扩招研究生,会不会助长“学历泡沫”?研究生“量”上去了,“质”如何保障?……

高等教育的含金量,绝非单单一纸文凭可以简单衡量。关于“本研倒挂”,有不少误会需要厘清,但其中折射出的公众的担忧与期许,同样值得重视和深思。

四川美术学院的研究生们与居民共议环境设计方案。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01

话题的走热,源自一则消息。兰州大学日前发文称,该校2024年在校研究生总量首次超过本科生。

事实上,高校“本研倒挂”并不是新鲜事。去年,“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超本科生”话题就曾登上热搜。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高校预计全日制毕业生数量约29.6万人,其中研究生16万余人,比本科生多出3万人。

此外,根据公开资料,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近年都出现过在校研究生或研究生毕业人数超过本科生的情况。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研究生规模扩张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去年举办的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表示:“我国研究生教育时代已经来临。”

到2023年底,中国已累计培养1100多万名研究生。然而截至2022年,全国具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人口占比尚不足1%,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这就说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未出现研究生过剩的局面,更谈不上“注水”。随着教育发展的规律,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还将持续稳步扩大。

此外,部分高校本研倒挂,也是找准自身角色定位的体现。不难发现,出现“本研倒挂”现象的多为科研能力突出的研究型大学,这些学校本身就更多承载着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的功能。事实上,这也是不同高校之间角色分工的细化。

兰州大学校方认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总量超过本科生,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一步。“网红”教育博主张雪峰也发文支持兰州大学,认为“985工程”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招生数量比本科生招生数量大是非常普遍的。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发布的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普通本科招生478.16万人,研究生招生130.17万人。可见,并不是所有高校都出现了“本研倒挂”的现象,大部分高校仍然以本科生教育为主。

因此,部分高校“本研倒挂”并不值得公众为此过于担忧,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也不能简单地跟“学历贬值”画等号。从长远来看,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将为更多人提供不断学习深造的机会,也有利于向全社会源源不断地释放教育和人才红利。

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就业双选会(法律类专场)现场。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02

在热点话题中,更容易打捞真实的民声。“教育泡沫”“学历贬值”等话题之所以有一定的市场,客观上反映出一些公众的共同担忧和期待,值得重视。

比如出来的学历焦虑。在“鸡娃”之风盛行的当下,不少家长和学生将“卷”学历视为最好的出路。“本研倒挂”冲击了人们一直以来对于研究生学历“物以稀为贵”的认识,也刺中了部分家长和学生学历焦虑的敏感神经。

比如错位的就业观念。人们常说,学历是就业的“敲门砖”,越来越多考生认为读研对未来就业有显著的帮助效果。因此,近年来“考研热”高温不退。

然而,如果不能从人才结构优化、科研水平提升等角度看待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长远价值,而是从世俗化、功利化的角度理解“本研倒挂”,将学历视为挣钱的筹码,就会让人产生学历贬值、就业压力加大的直观感受,进而加剧部分年轻人的就业焦虑。

比如对教育质量的更高期待。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持续扩张,也会引发公众对于教育质量的担忧。师资力量能否跟上?办学设施有没有做相应的提升?是否存在“唯规模论”的隐患?舆论的质疑,实际上也是一种监督和鞭策,折射出大众对于研究生教育的高要求、高期待。

种种声音,既反映出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期许,同时也提醒有关部门,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还有不少的难点堵点需要打通。

4月,在重庆工商大学举办的招聘会,岗位需求实现学校全部学科专业和学历层次全覆盖。郭旭 摄/视觉重庆

03

面对公众的关切,高校研究生教育如何兼顾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一道必答题,需要教育环节中的各个主体形成有效思路和解法,共同作答。

教育部门要首先下场,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推动研究生培养量质齐升。教育部等多部委在2020年发布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

这就要求在稳步扩大研究生规模的同时,加大相应的教育资源投入,同时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体制机制,集中资源创造更优研究环境,建设更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让更多有志于求学深造的青年学生不仅收获高学历,更能学到真本领。

对于高校而言,也要尊重教育规律,把好研究生教育的关口。就“入”而言,高校应确保研究生招生培养规模要与自身办学能力、学术特色相匹配。要克制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政绩冲动”,更不能顾此失彼懈怠本科生教育,扎扎实实挤掉高等教育中的“水分”和“泡沫”。

就“出”来说,需要高校不断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模式、建强导师队伍,建立多元化评价系统,向社会培养和输出更多创新型人才。同时,高校也要积极打通学生就业渠道,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掌握求职技巧,用高质量就业破解学生的就业压力。

家长和学生更需要理性看待本研倒挂,树立更加科学的教育观和就业观。比如本科生应该根据自身优势和客观条件,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切勿眼高手低,避免落入“学历焦虑”的陷阱。无论是进入“象牙塔”继续深造,还是在社会这所“大学”里通过工作实践不断积累经验,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路。

而有志于进一步学习提升的同学也应该抓住研究生扩招的机遇,在求学路上坚持理想信念,扎扎实实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这一段学习经历的“含金量”。

少一些焦虑情绪的滋生,少一些功利主义的侵蚀,让研究生能够真正静下心来研究和学习,才能让高等教育不悖初衷,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原标题:“本研倒挂”,不必过于担忧

编辑:杨虹    责编:吴忠兰     审核:冯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出伏立秋后反被热晕?网友辣评:... 三伏天这个大魔王终于要挥手告别了,是不是觉得身上的汗珠子都少蹦跶了几下?没错,末伏结束了!也就意味着...
江南新材IPO定价10.54元... 日前,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江南新材”)披露了发行公告,确定主板上市发行价10...
巫溪小伙迎娶高颜值斐济新娘,婚... 近日,以"巫溪文峰小伙迎娶斐济高颜值新娘"为内容的视频受到网友关注。8月27日,发布视频的婚礼化妆师...
可以一次性拔掉4颗智齿吗?医生... 医生,长痛不如短痛,我可以一次性拔除四颗智齿吗?"对于很多长了智齿的朋友来说,可能会时不时地冒出这个...
原创 清... 林烨,一个清华毕业的天才,却选择加入美国国籍,投身导弹研发,甚至把导弹对准了曾经的祖国中国。这个选择...
原创 马... 据报道,在2025年这个看似平常却又暗流涌动的年份,美国政坛与情报界掀起了层层波澜,而这一切,都与特...
im Token钱包:Coin... 这是一款广受欢迎的数字钱包,在全球超 200 个国家和地区收获了超两千万用户的信赖。它致力于为用户打...
女生在塞尔维亚旅游时,出租车司... 近日,一位女生在塞尔维亚旅游时打车,不料出租车司机得知女生是中国人后,全程表达对中国的赞美。
二孩夫妻又生四胞胎,孩子父亲:... 8月23日,已有二孩的产妇李女士在深圳成功诞下四胞胎,从原本温馨的四口之家,瞬间扩容为热闹非凡的八口...
西方企业被“打”疼了:中国不会...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英国《金融时报》26日报道,中国对关键半导体材料的出口管制正在冲击供应链,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