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过女娲补天的动人神话故事,没成想今天却真的来到了女媧皇宫。来到了女媧补天、女媧造人的神奇地方。
真不愧是女媧王既补天又造人的女皇圣地,牌楼高耸,游人如织。过了牌楼,又是楊柳依依的补天湖。青山隐隐,长廊半卧。
我本想和众游客一样,登山拜寺,一睹媧皇捻土造人的神圣宝地,奈何媧皇寺遥寄山顶,云遮雾绕,影影绰绰,令人望尔生畏……患有恐高症的我,早已是头昏目眩、心有余悸了。加之腿脚迟缓、体力不支,望而生畏呀!幸好我还有自知之明,只好打了退堂鼓,还是去到补天湖畔的长廊中休息吧。
补天湖的传说是女媧捻土造人时,挖了许多土,留下的一个大水坑,便是今天的补天湖了。美丽的传说,带来了美丽的风景。我坐在长廊的椅上,一边尝风景,一边遥望和羡慕登山拜寺的同伴们,很佩服他们的体力、胆识和勇气。你看,甚至还有人柱杖前行呢!
说起来都很不容易呀,这个40多人的旅游团,均是退休后的70——80多岁的老同志,60多岁算是年轻有为的了。因此,这个团是专门按共同心愿量身定做的文化旅游线路,一路都是平陆之地,唯有这媧皇寺,算是行程中最高的地方了。我虽不能上去,但也算是来到这块圣山宝地,圆了心梦呢,够了够了。
再说登山拜寺的伙伴,一个个劲头十足,勇往直前。长长的队伍从山脚直达寺庙,远远望去,就象一条美丽的风景线。山路弯弯,虔心可鉴呀。走累了,歇一歇;脚痛了,站一站。实在走不动的,才停下脚步回到长廊,加入到我们这个留守的地方……
再说上山拜寺的勇士们,他们一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虽非脚下生风,也是步履坚強,毫无畏惧退却之心,更无溺弱胆怯之意。男同志气宇轩昂,巾帼们不让须眉。马淑宝局长、马其亚校长,两长一前一后,二马逶迤前行。大有“奉旨出朝,地动山摇。逢山开山,遇水搭桥”之势。登山队伍更一字长蛇阵,缓缓向前蠕动。前锋已进寺庙了,后边还在半山坡呢。有的奋尽全力向上冲刺,有的争先恐后,毫不示弱。这里更有令人感动的三位巾帼女将,飒爽英姿不让须眉:“他们能上,我们也能上!”豪言壮语,出自肺腑,可圈可点。
她们决心是有了,还得想办法呀!
“骑马!”有人大呼。
旁边果然有马,是专门为登山游客服务的。这一新发现,犹如给她们插上了登顶的新翅膀,兴奋的她们手舞足蹈,立即行动起来——只见樊秋芹右脚嵌稳银蹬,翻身上马,一手紧抱花鞍,一手高扬马鞭,两脚一夹:“得得!”枣红马扬鬃奋蹄,“咴咴咴”唰的一声,窜了上去;好秋芹揽僵扬鞭,在一片赞扬声中飞了出去。
啊!大有当年樊梨花的风彩啊。
李梅跨上一匹雪花骢,像一朵凌空绽放的雪梅,在山地绿丛中闪烁飞耀。马蹄翻飞,山土飞扬,如风似箭,像流星划破长空,翱翔于苍穹兰天之上。
更有李芳,拍马紧随其后,耳畔山风呼啸,左右绿树舞蹈,娲皇寺也感动了,更起身前往迎接……
三匹马一前一后向山上飞奔,犹若三柄出壳的龙泉利剑,直插云天。她们虽未並銮挥鞭,但也前后紧随,引起了大家的观注和赞扬,鼓掌声起,赞叹声众,纷纷竖起大姆指:巾帼英雄励害!“不到长城非好汉”呀!好一队“半边天”呀!媧皇寺感动了,吩咐左右备茶送水,親自起身迎迓远道而来的客人……据听说马局作为水利专家,竟在媧皇寺大殿中,对媧皇寺殿的无梁来了兴趣,东瞅瞅、西看看,再作凝眉细思状,竟研究起无梁殿的建筑学了,他要学梁思成呢……
下得山来,人们纷纷骄傲地点评今天的登山拜寺活动,众评中,唯葛兰诗人总结的评语到位:嘻曰:“三骑马、二走马。”维妙维肖,入木三分呀!
不是吗?马淑宝、马其亚二马都是男同志,代表男同胞半边天呀,樊秋芹、李梅、李芳三位骑马人是女半边天。两队半边天同游媧皇寺,自然女娲皇大受感动了,就在媧皇寺里现场办公,颁发圣旨:“所有男、女半边天,同掌乾坤,共享中华。
”天哪!”山也欢呼,水也呼啸,华夏腾飞,地动山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