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万安街道宝坪村,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群山环抱中的村庄,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集体劳作的年代。人们忙着抢收最后一丘梯田的稻谷,脸上的汗水与笑容交织,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的较量,也是一场对传统的致敬。宝坪村,这个坐落在海拔1100米的高山之上的小村庄,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演绎着一曲现代版的乡村振兴之歌。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孕育着未来的希望。
村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马建玲,一位女性的力量,在这里汇聚。她如同一颗坚韧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滋润着这片土地。她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化作丰收的希望在田野上跳跃。
“坚决保护国家耕地红线!”“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这些誓言,不仅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定承诺,更是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执着追求。马建玲带领着村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些誓言,他们复垦了撂荒的土地,种植了金黄的稻谷,每一步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宝坪村,这个曾经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如今却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这里的大米,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货。这一切,都离不开马建玲和村民们的辛勤付出。
他们以“传统农耕文化+现代信息化销售”为抓手,将宝坪村打造成了石柱县城的“近郊粮仓”。这里的每一粒米,都蕴含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见证着他们对传统的坚守。
马建玲带领村民复垦撂荒地。 资料图片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重新找回了团结协作的力量,也找回了那份对土地的热爱。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属于自己的丰收梦。这里的每一幕,都是一首赞美诗,歌颂着勤劳和智慧,也歌颂着坚韧和毅力。
站在撂荒多年得以复垦的田边,马建玲的笑容中充满了信心。她看到了金黄的稻浪,听到了欢声笑语,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她知道,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那一刻的到来——宝坪村的振兴,不仅是经济上的丰收,更是心灵上的富足。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的对话,也是一场对未来的憧憬。宝坪村的故事,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演绎,以更加华丽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通讯员 谭华祥 文/图
编辑:王光建 责编:郑亚岚 审核:宋岩
上一篇:政策利好释放,“十一”假期京沪楼市热度有所提升 京沪楼市现“热周末” 十一假期楼市最新消息
下一篇:信息量巨大!发改委: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政治局会议定调提振资本市场解读 发改委详解扩大内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