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幸福安康。在中宣部组织的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中,上游新闻记者深刻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里,有关未来发展的宣传图片。
吃上一顿让人满意的热乎饭看上去是民生小事,却是很多家庭的大事。
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的民主村,经过华丽蝶变后,这里的社区食堂承载着当地居民满满的幸福生活。通过“公建民营”的方式,社区食堂采取“公益+惠民”的运营模式,以微利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优惠助餐服务,解决老人吃饭难问题,惠及千家万户。
今年76岁的社区居民陈代蓉在这里生活了近60年,她对社区食堂赞不绝口。“从家到食堂,步行只要两分钟,不想做饭的时候,这里是我吃饭的首选。食堂菜色好,味道好,就餐环境好,价格也便宜。政府补贴后,我只要15元就能在这里饱餐一顿。”
作为全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民主村里的惠民措施不只有简单的一顿热乎饭,更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超过48%的民主村社区居民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医疗问题在这里也是备受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
民主村社区设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强有力的精品家庭医生团队,负责辖区重点人群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慢性病群众的体检、随访、家医签约的全过程健康管理。目前,站点老年人健康管理近2781人,慢病管理 3000余人。
社区居民来这里看病,步行不会超过15分钟,部分医疗护理服务,还能预约上门,极大方便了居民。
江津区珞璜镇碑亭社区,正在办理社保卡的当地居民。
一张小小的社保卡,在重庆市江津区珞璜镇碑亭社区,承载了当地居民诸多的“生活责任”。
每次出门,当地居民郭明会都会携带上社保卡。他可以用社保卡干好多事,乘坐公交车、缴纳水电燃气费、在社区食堂用餐、在社区设立的阅览室里借阅各种书籍、养老金取现等。
清洁工张宗明也离不开社保卡,在工作间隙,她会使用社保卡刷卡进入社区新建的“一卡通”爱心驿站休息,这里配备了电视、空调、微波炉、药品等等。
和“一人多卡”“一事一卡”说拜拜,小小的社保卡在方便群众方面发挥了大作用。
生活不只是吃穿住行,在重庆市江北区寸滩社区,家门口的“夜校”让这里居民的生活更为丰富多彩。
张语晨是一家音乐培训机构的老师,因为街道和社会组织合作,整合各类资源,为社区居民推出各种公益课程学习, 她每周都来这里上课。“琴棋书画笑,吹拉弹唱跳”,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是高质量生活的一部分。
大渡口区“义渡就业列车” 招聘会现场。
这些发生在身边社区的一个个故事,点点滴滴聚集在一起,构建起了美好幸福的生活,成为高质量发展亮眼的底色。
上游新闻记者 何艳
编辑:饶治美 责编:周尚斗,林祺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