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心梗、脑梗,却不知道主动脉夹层,事实上,主动脉夹层更凶险、更致命。
日前,52岁的阳师傅就遭遇了这样一场生死考验,主动脉夹层导致的剧烈胸痛成为他此生最难忘的“阴影”,幸而得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乳甲疝血管外科团队的救治才“死里逃生”。
日前,阳师傅因突发胸背部持续性撕裂样疼痛,且疼痛无法忍受,便与家属立即赶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急诊科就诊。经检查,医务人员发现阳师傅的血压高达211/106mmHg。据了解,阳师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却并未引起重视,长期以来,从未规律进行过血压监测及服药。
考虑到阳师傅血压一直居高,再加上胸背部疼痛剧烈,医院立即启动胸痛中心救治程序,完善CT后提示为主动脉夹层,被急诊收入乳甲疝血管外科。
主动脉是人体最大的血管,血液通过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组织和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而血管分内膜、中膜、外膜三层,主动脉夹层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腔内血液从内膜破裂口进入纤细的外膜,并沿着主动脉壁向周围延伸剥离,主动脉随时存在破裂大出血的危险。
主动脉夹层破裂的症状非常典型,表现为突发性的、剧烈的胸背部撕裂样疼痛。患者通常会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有濒死感,甚至因疼痛而昏厥。
乳甲疝血管外科副主任张国武在了解阳师傅的情况后,立即安排了专门针对人体大动脉的主动脉CTA检查,发现竟是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夹层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近,同时肠系膜上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夹层累及,十分凶险,如得不到及时专业的治疗,会危及阳师傅的生命。
目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方式包括介入手术和开放手术,考虑到阳师傅为肥胖患者,体重约100kg,并有高血压、肾病综合征、高尿酸血症、消化道出血等疾病,开放手术风险极高。而介入手术较开放手术而言,具有创伤小、围手术期死亡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是当前B型主动脉夹层的主流治疗方式。
张国武手绘治疗策略图/图源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张国武带领其团队根据患者术前胸腹CTA反复评估,最终确定了治疗方案。因夹层急性期行手术治疗远期并发症高,遂入院后予以该患者严格控制血压、心律、镇痛、改善肾功能、纠正低蛋白血症及内环境紊乱等的治疗,必要时紧急手术;待患者急性期后,行介入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支架体外开窗+腔内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术。
此手术方式手术难度极大,操作不当有发生术后脑梗死等风险。虽然困难重重,但张国武带领其经验丰富的血管外科医师团队成功完成了手术,将阳师傅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
手术仅腹股沟区有5mm小切口和肘部约3cm小切口。阳师傅术后第1天就能下床活动了,术后第3天顺利出院,出院时能自行步行回家。
张国武提醒,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十分复杂,最为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大约八成主动脉夹层病人患有高血压,其中相当部分又存在血压控制不良的现象。换句话说,高血压的控制对于主动脉夹层的预防、治疗和预后有着全方位的影响,是最基本、最不能忽视的治疗和预防手段。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乳甲疝血管外科目前已独立开展主动脉夹层微创介入治疗10余年,可以独立开展全腔内的分支支架技术及杂交技术,在主动脉夹层手术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已独立完成主动脉夹层病例手术300余台,其专业水平在成渝地区处于第一队列。(资讯)
原标题:【聚焦·新技术】这种胸痛要警惕,严重可致命!
编辑:周晋羽 责编:邹树明 审核: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