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资源被誉为“农业芯片”,要想农作物获得丰厚效益,选育“种苗”是关键。随着冬季脚步渐近,巫山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农户们正忙着进行冬季瓜菜的种植准备工作,其中,育好苗尤为关键。
10月15日,记者走进平河乡起阳村起阳坝生态果蔬生产基地看到,一台三四米长的自动播种流水线上,工人将育苗培土、空育苗盘等有序放上传送带后,经过机器自动操作,一盘盘完整地育苗盘成品便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诞生”……大家分工协作,认真做好每道工序,全力做好育苗“第一环”。
今年,重庆出现了大范围的气象干旱,由于干旱影响,导致许多瓜果蔬菜出现减产现象,蔬菜生产、采收及外运受阻,部分蔬菜市场供应偏紧,导致蔬菜价格上涨。例如,7月份,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79元,环比上涨9.6%。
“照这个情况下去,今年过年都没有菜吃。”平河乡起阳村村民王祥琼,看着明明已经播种,但依然荒芜的土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作为农业大县的巫山,每年蔬菜除供应本地商超、菜市场外,甚至供应周边城市,但今年干旱,蔬菜种不出,也买不起。这不仅让村民们心里犯了难,更让党员干部们心急如焚。
种什么?哪里合适种?如何种得好?如何卖得好?这些问题萦绕在每个人的心中。
为此县农业农村委、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从种子筛选入手,最终选定市场价值较高且适合越冬的牛心甘蓝进行育苗种植,并持续加大设备投入,完善棚内水、肥、遮阴、保温等系统,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现有生产水平。 同时,积极邀请重庆市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院和重庆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们进行现场指导,力求培育出更加优质的牛心甘蓝种苗。
“牛心甘蓝作为常见的蔬菜之一,市场需求相对稳定。随着健康饮食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蔬菜的需求增加,牛心甘蓝因其营养价值和口感受到青睐。”重庆市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院所长和重庆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曾志红表示。牛心甘蓝的亩产量较高,亩产量可达4000公斤左右,按市场价计算,亩产值可达8000元。
除市场需求稳定之外,牛心甘蓝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牛心甘蓝的种植可以延长蔬菜的供应期,特别是在秋冬季节,可以填补蔬菜市场的空白。巫山根据牛心甘蓝特性计划在全县海拔800米以下的乡镇进行规模化种植。
同时,采用集中育苗的方式,给牛心甘蓝育苗上“保险”,集中培育的牛心甘蓝免费为村民提供,以保障今冬明春蔬菜供给,推动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这些经过精心培育的种苗,具有高成活率、强抗病性和高产量等特点,为今冬明春瓜菜的高产优质奠定坚实基础。”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为确保今冬明春的瓜菜种苗供应,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已启动大规模的牛心甘蓝种苗培育计划,预计为农户提供3000万株优质种苗。
据了解,此次牛心甘蓝集中育苗分批次进行,计划供应全县15个乡镇种植,预计11月下旬将种苗陆续发放到各乡镇菜农手中,并完成种植。
如何种得好已经解决,但要如何管好?遍布15个乡镇,就算农业部门每个人吃住在乡镇,也无法全部进行技术指导。
于是,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不仅积极邀请重庆市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院和重庆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们指导种植,同时,还由巫山县蔬菜协会统一招募技术服务人员,以市场化的方式开展社会化种植技术服务,为技术服务人员提供包括信息服务、科技集成示范和培训等服务。这些服务旨在为生产经营者提供决策参考,支持蔬菜产业的预警和产销对接,并通过示范推广提升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确保实现“保姆式”技术指导和服务。
不仅如此,育苗基地还吸纳附近村民到基地务工,加快育种速度,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加强技术培训等措施,提高种苗繁育效率和质量。
“种得好”,也要“卖得好”,只有销路有了保障,群众积极性才能更高。
此次牛心甘蓝育苗,共规划种植面积1万余亩。据了解,本次甘蓝种植成熟后,由巫山县蔬菜协会负责联系收购和销售。目前,已提前与湖北、重庆、西安、广州等城市收购商进行合作对接,全力推进农产品由“种得好”向“销得好”转变,让土地收入更多元,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领更多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通过这次的牛心甘蓝集中育苗供苗,保姆式的社会化技术服务,统一打造巫山蔬菜品牌、协会统一对外销售联络,统一供应链等方式,基本形成了巫山“大单品+大基地+大品牌+大供应链”的单品蔬菜发展格局。
原标题:巫山:集中育苗助秋种 “蔬”写富民新篇章
编辑:王光建 责编:郑亚岚 审核: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