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莫扎特发新歌了……
原来,前段时间,德国莱比锡市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员在一个陈列室内发现了一部莫扎特早期创作的未公开曲目。如今,这一曲目已在音乐平台上线。
这般听起来“离谱”而又好玩儿的故事在历史上不胜枚举。例如,章太炎在日本填户口调查表,各项分别填的是:职业——圣人;出身——私生子;年龄——万寿无疆。以及以下这篇!
还有哪些听起来“离谱”又真实的历史?
“真香”,慈禧也喜欢在镜头前cosplay!
十九世纪中叶,摄影技术伴随着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悄然踏入中国的大门。然而,在这古老帝国的权力中心——紫禁城内,摄影一度被统治者视为异端邪术。
恭亲王奕䜣是最早接纳摄影术的晚清宗室之一。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䜣留在北京与英法联军议和。在《中英北京条约》签订仪式上,摄影师费利斯·比托要为恭亲王奕䜣拍摄一张肖像照,然而这次拍照并不成功。相机前的奕䜣“面如死灰”,“担心这个机器可能随时夺取他的性命”。
英法联军中的英国陆军司令在日记中这样描述:
“在条约签订仪式的过程中,那位不知疲倦的比托先生很想给‘北京条约的签订’拍摄一张好照片,就把他的照相设备搬了进来,把它放在大门正中,用偌大的镜头对准了脸色阴沉的恭亲王胸口。这位皇帝的兄弟惊恐地抬起头来,脸唰地一下就变得惨白……以为他对面的这门样式怪异的大炮会随时把他的头给轰掉——那架相机的模样确实有点像一门上了膛的迫击炮,准备将炮弹射入他可怜的身体。人们急忙向他解释这并没有什么恶意,当他明白这是在给他拍肖像照时,他脸上惊恐的表情顿时转阴为晴。”
这一幕映射出的,是那个时代对新事物的普遍恐惧与不解。
11月2日,恭亲王拜访英国代表额尔金勋爵。费利斯·比托再次抓住时机,给恭亲王奕䜣补拍一张肖像照片。这是目前我们可知最早的晚清皇室成员的照片。
那么,摄影技术是如何传入皇宫的呢?
这就要提到两个人:珍妃和慈禧。
光绪十五年(1889),光绪皇帝与隆裕皇后大婚,册瑾妃、珍妃。光绪二十年(1894),珍妃暗中从宫外购进一套摄影器材,潜心研习拍照技术,甚至还令太监开设了一家照相馆。珍妃的大胆举措引起了慈禧的不满。慈禧将其留在宫中的所有照片全部销毁。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慈禧命人将珍妃溺死。
尽管慈禧早年间排斥摄影,但在步入晚年后,慈禧却被摄影深深吸引。
光绪二十九年(1903),慈禧太后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她特旨召见了曾在西方研习过摄影术的勋龄,命其携全套先进的照相设备入宫,专门为自己拍照。勋龄的妹妹容龄曾任慈禧御前女官,她这样回忆:
“有一回,慈禧问我姐妹俩会不会照相,她想在画像之前先照几张像,从外边找人来照相不很方便。我母亲说:‘她们两人不会照相,奴才勋龄会照相’。慈禧说:‘那很好,明天就让他进来给我照相,照出像来好让柯姑娘照着画’。”
勋龄本人后来忆及这段往事时,说:
“光绪年间,勋龄及两妹追随先母,同侍宫闱,凡慈禧太后之御照,莫不由仆一人所摄。”
慈禧对摄影一事颇为看重。根据清宫《圣容账》记载,慈禧太后共留下786张珍贵影像。就服饰而言,慈禧的衣着有团寿字、缠枝莲、蝶花、寿蝶等不同的纹饰;就装饰而言,有两把头、耳饰、项饰、护指、佛珠、东珠等。在照相之前,会特传御旨在其寝宫乐寿堂前搭席棚,用布景屏风为衬,并按殿内样布置豪华的陈设。并且,还要先亲自翻阅历书,选定吉日良辰。拍照时,慈禧常命勋龄为其连续拍上几张不同姿态的宫装像。
慈禧流传至今的照片中,有一组是菩萨扮相。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农历七月十六日,慈禧身穿团花纹清装或团形寿字纹袍,头戴昆卢帽,外加五佛冠,左手捧净水瓶或搁在膝上,右手执念珠一串或柳枝,打扮成观音模样。李莲英扮善财童子或守护神韦驮站其身右,左边则有扮龙女者。清代内务府档案载:
“七月十六日海里照像,乘平船,不要篷。四格格扮善财,穿莲花衣,着下屋绷。莲英扮韦驮,想着带韦驮盔、行头。三姑娘、五姑娘扮撑船仙女,戴渔家罩,穿素白蛇衣服,想着带行头,红绿亦可。船上桨要两个,着花园预备。带竹叶之竹杆十数根,着三顺预备。于初八日要齐。呈览。”
足见慈禧拍照场面之盛大。
震惊,张大千跟毕加索合影?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中,张大千无疑是一位极具标志性的代表人物;而纵观20世纪的现代派绘画,毕加索则是无可争议的天才巨匠。
这两位艺术家,竟曾有过一次珍贵的会面。
1956年7月,张大千携四太太徐雯波,带着翻译,来到法国南部海滨之城戛纳加里富尼别墅,拜见毕加索。
张大千此行的契机源自《大公报》上的一篇名为《代表毕加索致东方某画家》的文章。该文以毕加索的口气批评张大千是“资本主义的装饰品”,而张大千却认为“凡对我捧场奖饰的文章我可以不看,凡对我批评、挖苦我、骂我的文章我倒要仔细看,看人家骂得对不对”。这篇文章非但没有激怒他,反而激发了他“见见毕加索”的愿望。
这一年,毕加索已逾古稀之年,在艺术界颇具盛名。听闻张大千欲拜会毕加索,张大千的朋友几乎全都面露忧色,担心他会遭到拒绝,颜面扫地。就连当时的卢浮宫艺术博物馆馆长萨尔也对此表示为难,不敢贸然为他引荐。然而,张大千并未将这些担忧放在心上,他直接聘请一位翻译,致电毕加索府上表达了拜访的意愿。
令人惊讶的是,毕加索竟爽快地答应了与张大千的会面。1956年7月的某一天,张大千与毕加索在法国南部毕加索的私人别墅里成功会面。交谈期间,毕加索亲自拿出他临摹的齐白石中国画习作,诚恳地向张大千请教。一番深入交流之后,他们共同留下了那张意义非凡的合影。
参考资料:
慈禧摄影史话[J]. 林京.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03)
错位的游戏:张大千拜见毕加索[J].李兆忠,群言.2020 (01)
毕加索对张大千泼墨泼彩绘画风格的影响研究[J].常庆利,谢竞仪,美术教育研究.2024 (02)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