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地震现场、体验火灾逃生、学习心肺复苏……10月24日下午,四川省中小学防灾减灾实践教育试点工作开班仪式在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举行,200名小学生现场学习防灾减灾和自救科普知识。
学生们学习地震相关知识。
据了解,该试点工作由省教育厅和省应急管理厅指导,成都市教育局会同省防灾减灾教育馆执行,通过开发场馆安全体验课程,探索沉浸式、体验式、探究式的“馆校合作”安全宣传教育新模式,进而推动全省教育系统利用地方防灾减灾馆等资源开展安全实践教育。
据介绍,试点工作包括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引导家长参与、开展宣传推介和打造精品在线课程等多项内容。值得一提的是,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将与学校探索结对授课机制,遴选一批馆内专业讲师,“一对一”或“一对多”定期到校讲授安全课,进而在学校内培育出一批安全教师。
为何要开展试点工作?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全省已建成一批应急科普教育场所,但在实际使用中部分场馆存在科普形式单一、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向儿童和青少年科普应急知识,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能够带动更多家庭提升应急安全能力。
(图片由省应急管理厅提供)
原标题:用好应急科普场馆 四川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实践教育试点
编辑:张沛 责编:周希 审核:肖玲
上一篇:发布创新发展倡议书 达成多项校地企合作协议“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川渝专场在成都高新区举行 发布创新发展倡议书 达成多项校地企合作协议“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川渝专场在成都高新区举行
下一篇:文化溯源,科技赋能——《巴山蜀水天地演讲》演绎四川文化盛景新篇章 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演讲稿 文化传承与科技结合文化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