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省属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发布会在太原举行,会上发布了《山西省省属企业社会责任(ESG)蓝皮书(2024)》。为充分展示省属企业社会责任履责行动与成效,本刊特分期刊发其中部分优秀案例,以飨读者。
近年来,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煤炭智能绿色安全开采和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紧抓环保治理,走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奋力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加快产业转型
围绕“双碳”目标,聚焦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产能核增,煤矿先进产能占比达90%以上。加速建设高效煤电、清洁能源项目,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作为国家推进“双碳”目标布局的12个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之一、省内唯一一家由省属企业主导开发建设的国家级“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正式获批启动,项目规划建设配套新能源600万千瓦(风电100万千瓦、光伏500万千瓦)、配套煤电400万千瓦、配置新型储能容量约340万千瓦时,未来将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风光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基地。
晋能控股集团沁源300兆瓦智慧能源一体化光伏发电、寿阳润科达尹灵芝二期140兆瓦风电、和顺100兆瓦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相继建设完成并网发电,东大煤矿、郑庄煤矿等基建矿井有序推进,多元、清洁、低碳、可持续的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
完善环保体系
晋能控股集团始终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紧抓源头预防,强化过程管控,加强末端治理,积极主动减排,落实“排污企业具体负责,二级公司指导监管,集团公司总体统筹”的要求,进一步落实集团公司管理要求,全面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强化技术支撑
三元煤业充填开采项目。
晋能控股集团因地制宜推广充填开采、矸石返井、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瓦斯综合利用等技术,持续优化绿色开采工艺,加大固废利用和矸石山及井下水治理力度,形成以成庄矿为代表的煤与瓦斯共采技术体系、以三元煤业公司为试点的充填开采减沉技术体系、以寺河二号井为代表的离层区超前注浆加固减沉技术体系、以同忻矿为代表的超前切顶卸压小(无)煤柱开采技术体系等。
强化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绿色技术产业化。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制约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的共性难题开展攻关。煤与煤层气共采全国重点实验室已通过国家科技部认定,正式揭牌运行,将有力促进煤炭与煤层气资源的安全、高效、清洁开发利用。
推进环保工程
晋能控股集团加大大气污染治理,持续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重点依托锅炉改造、脱硫除尘设备更新、全封闭储煤棚建设等项目,保障企业大气污染达标排放,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2023年,集团公司共淘汰燃煤锅炉15台,完成燃煤锅炉、工业炉窑脱硫脱硝及除尘设施提标改造2项,锅炉烟气治理设施老旧设备更新2项,储煤场全封闭改造共20座,VOCs治理项目12项。
加大水污染治理,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水平。以开展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在用污水处理厂设施更新、配套设施完善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污水防治水平。2023年,共新建矿井水处理厂3座,新增处理能力1.18万吨/日;新建生活水处理厂2座,新增处理能力0.049万吨/日;新建中水回用项目1项;对20座污废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矿井水11座、生活污水5座、化工污水4座);对10座矿井水处理厂进行扩能改造,新增处理能力3万吨/日;对2座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扩能改造,新增处理能力0.1万吨/日;完成污废水处理厂老旧设备更新改造66项以及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4项。
加强固废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固废规范化处置。重点推进矸石山、灰场综合治理以及固废堆场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固体废物得到规范化处置。2023年,共完成矸石山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项目27项;储灰场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项目2项;矸石山、储灰场和尾矿库的挡坝、排洪渠及运输道路等附属设施建设10项;新建危险废物暂存库10座。
助力双碳发展
晋能控股集团结合实际修编完成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双碳经济战略规划。积极探索煤炭绿色开采、煤矿瓦斯综合利用、电力清洁发电、煤矸石井下充填,煤矿井下矿井水处理与地下水库,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探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提高二氧化碳利用率,加快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发展。
利用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等平台,展示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积极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等方面的经验成效,对标行业前沿,深化交流合作,为推动双碳工作拓宽视野、积累经验。
下一步,晋能控股集团将全面落实“双碳”战略,加快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完善环保管理体系,夯实管理基础,完善环保监督检查、环保考核、碳排放管理以及重大环保事项报备等专业化管理体系,提升集团公司环保整体管理水平,为积极培育绿色低碳新动能、奋力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标题:晋能控股集团:培育绿色低碳新动能 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编辑:张沛 责编:周希 审核: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