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10月29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在丰都组织召开重庆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现场推进会,探索创新乡村人才培养新路径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在会上,根据农业农村部印发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部署,2024—2025年,会在全国选择5个地级市、70个县开展试点,计划用2年时间实施学用贯通培养1万人以上,协议帮带约6万人,通过产业平台辐射带动约20万人,更好服务乡村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方案》明确,该试点项目由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联合财政部门牵头组织,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抓好试点工作的落实实施,要重点关注农业与文化、教育、旅游、康养、新能源等相融合的“农业+”新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新型服务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培养一批素质能力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高度契合的高素质农民。
《方案》要求,根据产业或从业就业领域特点,按需设置培育内容,优化组合培育师资,打破学科边界,提供跨专业、跨产业的知识技能学习资源。同时,要创新培育方式,分析从业或就业岗位所在领域应当具备的素质能力要求,以培育对象熟练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技能为标准,选用适宜的培育场景,宜培则培、宜训则训。
《方案》还指出,要探索教育培训机构与人才发展服务机构深层次紧密协作新机制,构建农业农村部门与政府人才集团等协作育人新体系,贯通农民教育培训与乡村人才发展政策,缩小农民从业就业需要和产业用人需求之间的距离,为农民提供从学习提升到转化应用的闭环式服务。
对此,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王桂林介绍,该试点主要聚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人才需求,坚持学用结合、以用为主、重在实效的理念,开展学用贯通试点,拓展培育目标,拓宽培育内容,创新培育方式,探索培育路径,统筹多方资源,推动人才培养和就业创业紧密联系、双向贯通,大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繁荣,提升多渠道、多行业、多地区就业增收能力。
在推进会上,丰都县和万州区已入选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县,每区县将培育100人左右。同时,已为重庆市高素质农民学用贯通试点导师团导师代表颁发聘书,试点工作联合单位代表进行签约。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仕杰表示,希望以此次试点目的为契机,制定实施有效的培训计划,紧密结合“学用贯通”这一路径,围绕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农民增收致富、服务乡村建设与治理等大局所需,设置课程、优先师资、务求实效,推动人才培养与创业就业双向贯通。
对此,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主任杨召军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推进高素质农民学用贯通试点工作,突出实训实践环节,坚持学用结合、以用为主的理念,切实提高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质量和成效,培育一批市场推动能力强、经营运作模式新、产业发展理念强且具有宽阔视野的,能够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高度契合的乡村产业振兴高素质农民队伍。
会议期间,各区县农业部门、区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训中心)负责人,围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交流,并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庆市乡村人才培育相关工作。同时,参会人员还走访观摩丰都县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丰都县麻辣鸡产业园、丰都县新农人会客厅。
上游新闻记者 陈英
编辑:滕飞飞 责编:文翰 审核: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