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0月份起,每天结束了剧场演出回到出租屋,25岁的重庆市杂技家协会会员袁兵就开始了网上直播,“除非有什么大的事情,晚上我就在出租屋里给大家直播。”袁兵告诉记者,他坚持每天至少直播一场,有时还会临时加播一场。在直播间,他表演川剧变脸、耍牙,有时也表演口吐龙珠、鼻孔穿铁链、吞钢剑……人多的时候直播间里能有上万人观看。
一年多的坚持,也给袁兵带来了回报,最直接的就是收入增加了。“我们之前全国各地跑‘撂地’演出,观众就是有钱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现在通过直播给大家表演,其实也大差不差,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袁兵觉得,而直播获得的打赏收入,就相当于剧场卖门票。但与线下演出不同的是,在直播间,可以同时给成千上万的观众表演。
现在,袁兵每个月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获得的收入近万元,这让他感觉有了新的职业方向。更重要的是,他不用再“跑江湖”,也不用再漂泊。
“江湖艺人”的新职业身份
近年来,越来越多像袁兵一样的年轻人,有了新的职业身份——网络主播。7月3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增设网络主播为国家新职业,这标志着网络主播的职业身份在“国家确定职业分类”上首次得以确立。人社部此前印发的通知指出,新职业从业者可以享受国家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有关政策待遇,以及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相关政策。
在此之前,袁兵的身份更接近于“江湖艺人”。
1999年,袁兵出生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云贵乡一个小山村的普通家庭,作为留守儿童,他由爷爷奶奶照看长大。三四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后来爷爷奶奶去世,父亲又出意外离世,13岁起他彻底成了“没人管的孩子”。
17岁那年,他漂到了福建厦门,在一家火锅店当服务员。店里请了川剧变脸演员驻场表演,在那里,袁兵第一次看川剧变脸。“不忙的时候,我扒着栏杆看变脸,这个东西到底怎么变的,太神奇了!”袁兵记得第一次看变脸给自己带来的冲击,于是就萌生了学变脸的念头。
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变脸师傅在收了袁兵学费后又反悔,不愿教了。另一位也在火锅店表演的川剧演员看不下去了,他把袁兵收为徒弟,而且一分钱学费都不收。“就是我现在的师傅,我所有的才艺,都是他教的。”袁兵说。
这位师父就是李彬,云南人,从小就学习川剧变脸和杂技。其实,李彬今年还不到30岁,比袁兵大不了多少。8年前的相识,也开始了两个人持续至今的命运交织。在袁兵眼中,李彬既是师傅,也是兄长,他对李彬充满感激。
师徒漂泊江湖卖艺路
正式拜师后,袁兵和师傅只在厦门呆了几个月,便踏上了跑江湖的路。就像过去的民间杂耍艺人一样,从2016年到2023年,李彬带着袁兵走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走到哪就演到哪,行话叫做“撂地”。“去过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也去过农村大舞台,有时还去敬老院、福利院义演。”
一开始,只是李彬一个人演出,袁兵只能协助、打杂,毕竟当时学艺不精。从开始学习基本功,到第一次上台演出,袁兵花了一年多时间。“第一次上台,手都在抖,腿也在抖,最后也没演好。”袁兵说,但师傅还是不断鼓励他,才慢慢在舞台上站稳了脚跟。
尽管适应了舞台演出,但漂泊还在继续。回忆起跑江湖的日子,袁兵的话中满是辛酸。“贵的飞机、高铁都坐不起,只能坐长途大巴和绿皮火车,挣的钱也只够解决温饱。”
漂泊不定和舟车劳顿还是其次,有时,师徒俩还要面对争议和辱骂。毕竟,在一些人的观念中,杂技艺人属于“三教九流”,上不得台面。
“有一年在北方一个地方演出,就被观众骂了,说我们是骗人的,最后演出费也没拿到。”袁兵说。不过他也慢慢发现,更多的人愿意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才艺,这也成了袁兵坚持下来的动力。
师傅李彬对艺术的纯粹执着,也鼓舞着袁兵。“师傅不光教我才艺,还教我做人。”袁兵说,师傅始终醉心于钻研技艺,默默守护传统文化,从不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不过,当被观众指责辱骂时,师傅一直挡在徒弟前面。
直播“新世界”大门的开启
也是在跑江湖的岁月中,袁兵慢慢学会了越来越多的杂技才艺。除了变脸、吐火、功夫茶等,打铁花、火壶等传统技艺也不在话下。几年下来,他已经成为一名出色的青年杂技演员,还成为重庆市杂技家协会会员。
去年,李彬和袁兵到了重庆,开始在一家民营剧场演出。对他们来说,算是结束了漂泊不定的状态,安定了下来。
一次演出时,袁兵认识了一个从事摄影相关工作的年轻人,一来二去,俩人成了好朋友。“他提议说帮我拍短视频,还建议我在抖音直播,展示自己。”袁兵告诉记者。
在那之前,袁兵也刷过抖音,但没想过通过抖音展示自己的才艺。多年的线下演出,已经让他产生了思维惯性。而朋友的提议,则给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在袁兵的抖音账号“六朝觉铭”中,虽然只发了50多条短视频,但已经收获了23万多粉丝,点赞最高的一条视频是在街头表演吐火,点赞量达17.9万。
现在,袁兵在直播间表演最多的是耍牙,取自200公斤以上野猪的獠牙,在袁兵的嘴里上下翻飞。长长的野猪獠牙,袁兵可以同时“耍”16个。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袁兵学耍牙才学了不到一年。“去年刚开始直播时,我表演耍牙还差很多基本功,直播节奏也掌握得不好。直播间很多人都在骂我,有叫我回家睡觉的,还有让我进厂打工的。但我还是坚持每天都直播,慢慢地技术越来越炉火纯青,也就被认可了。”
有在线下看了演出的人,跑到直播间继续蹲守;也有直播间里的观众,专程跑到剧场看他表演,这都让袁兵感到被认可。“从不被认可到被认可,是件很让人开心的事情。”袁兵说,“当然,通过直播也让我知道,我还有努力和成长的空间。”
新职业的巨大潜力和空间
在一些传统观念里,网络主播经常会跟“不务正业”联系在一起,年轻人当网络主播也常遭遇“有色眼镜”。但如今,网络主播成为了官方认可的国家新职业,既是正业,也是正名。
新职业意味着新的就业增长点,且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认为,网络直播的实时性、互动性和可访问性为各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重塑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和消费者行为,正在改变多个行业的业态。短短几年时间,网络直播已经在直播电商、乡村振兴、教育培训、市场营销、艺术表演、经验传递、专业咨询等各领域大放异彩。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全网短视频账号总数达15.5亿个,职业主播数量已达1508万人。作为国民短视频应用,抖音相继推出“优质主播扶持”计划、“DOU有好戏”计划、“舞蹈传承”计划、“DOU有国乐”计划,从资源、流量、服务等方面帮助更多优秀主播打造新舞台。
在直播间,身形高瘦,面容俊朗的袁兵是个白净帅气的小伙子。一旦“扮上”,脸谱一画,行头一戴,立刻变得威风凛凛,表演起川剧,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不久前,袁兵参加了“潮起东方抖音戏曲文化艺术节”,他的川剧扮相让人印象深刻。
抖音发布的《抖音演艺直播数据报告》显示,在相关计划助力下,2023年,抖音演艺类直播总场次达7143万场,同比增长47%;演艺类直播场均观众4263人次,打赏“票房”同比增长38%。
转型网络主播一年,袁兵对未来也愈发有信心。“现在就是努力让自己多提升一点,把更好的表演带给大家。”袁兵说,自己始终相信一句话:“付出就有收获”。
上游新闻 马亮
编辑:陈力 责编:石勇 审核: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