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简直荒谬!” 瑞士高校对中国学生加强“安全审查”引争议 “史无前例,简直荒谬!” 瑞士高校对中国学生加强“安全审查”引争议
创始人
2025-07-03 00:00:52
0

观察者网消息,综合瑞士媒体和法国媒体报道,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近日以所谓“运作方面风险”为由终止了其在中国的联合办学项目,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也于10月24日宣布加强对中国、俄罗斯、朝鲜、伊朗等23个国家留学生、访问学者和教职工应聘者的所谓“安全审查”。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是欧洲名校,也是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母校。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11月4日发文称,在一贯号称“奉行中立政策”的瑞士,该国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竟公然对中国留学生和学者等人士实施额外审查,这一“没那么中立”的举措备受诟病,被质疑存在“歧视性”。

受访的中国机器人研发者耿涛怒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此举“史无前例,简直荒谬”。据他所知,这是瑞士高校首次公开宣布对中国学生进行如此广泛的审查,他担心其他高校可能会效仿。

面对争议,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宣称,该校本身并不实施“制裁”,公布这些规定“是为了确保在迅速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下遵守相关规定”,“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及其雇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瑞士出口管制条例和制裁措施,但也直接或间接受到第三国或国际组织相应措施的影响。”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此次公布的审核名单涉及17所中国大学和科研机构,学科则涵盖航空航天、机电工程、应用物理、应用化学、人工智能、核技术等领域,针对的是申请入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生、访问学者以及应聘者。

根据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官网,在录取、邀请和聘用受影响人士方面,该校公布了四个评估因素,其中包括是否曾在有所谓“安全风险”的机构接受教育。该校声称,这份“风险”机构名单的依据是“与军事有关的大学和受(瑞士、欧盟、美国和英国)制裁的机构”。

《南华早报》认为,考虑到瑞士奉行数百年的“政治中立原则”,“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为此辩称,这些规定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该校研发的技术和知识被“滥用”的风险,即担忧所谓“军民两用”的技术和知识被应用于军事领域。

2011年10月16日,北京中国国际教育展上,瑞士和丹麦留学展台。视觉中国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10月31日告诉《南华早报》:“如果某些外国学生,雇员或访问学者能够接触两用物品或关键技术,就必须对他们的申请进行安全审查……既没有硬性的拒录标准,也没有自动审查机制;每个申请都会被单独审查。”

不过,申请者只要来自中国、俄罗斯、朝鲜、伊朗、古巴、白俄罗斯等23个国家,都自动进入该校的审查程序。

除了国籍,居住、工作、学习、拿过奖学金和接受交流项目资助的国家如果在名单内也要被审查。

该校声称,这些国家的名单来自受到美西方制裁或适用于瑞士“军民两用物品出口管制规定”的国家。

曾在英国一所大学工作过的机器人研发者耿涛提到,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代表了欧洲理工学科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该校许多研究不止停留在论文层面,而且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

耿涛称,尽管此次颁布审查新规看起来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自主决定,并不代表国家立场,但这些措施将不可避免地给瑞士带来“不友好”的国家形象。

“中国正在崛起,这种对中国‘怀有敌意’的印象可能会伤及瑞士自身。”耿涛称,负面影响不仅存在于学术领域,也可能波及经济,比如,瑞银集团(UBS)对中国富豪的吸引力可能会下降。

2018年10月20日,北京,2018中国国际教育展上,家长在瑞士出国留学展台咨询。视觉中国

《南华早报》提到,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虽然列出了受影响的学科,称基础研究一般不受影响,但由于该校大多数研究要么被视为关键技术要么是所谓“军民两用”,“几乎所有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课题”都要接受安全审查。

曾在瑞士另一所顶尖大学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从事过四年材料科技研究的科学家曲云鹏表示,据他所知,这种“严格筛选”留学生的做法以前“从未见过”。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欧洲大学过去对国际学生非常开放,并强调多样性。但现在,受到国际紧张局势升级和技术敏感性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学校)筛选候选人时,不仅要看学业成绩,还要看其他因素,比如出生地。”曲云鹏说道。

他认为,此类新举措将产生广泛影响,可能降低欧洲高校对国际顶尖人才的吸引力,这将影响欧洲本土的创新能力。

曲云鹏称,由于研究人员之间的信任和沟通渠道受到破坏,瑞士高校的此类审查措施也可能对国际合作造成损害,这将最终阻碍全球科技进步。

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官网安全审查政策页面,有人10月29日评论称:“这将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历史上最可耻的时刻之一。”

瑞士从1815年开始奉行中立政策,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未支持任何一方。近年来,随着国际局势不断变化,瑞士“永久中立”政策出现松动。2022年2月,瑞士宣布对俄罗斯进行制裁。2023年3月,瑞士宣布重新恢复永久中立国身份。同年8月,瑞士国防军发布政策文件称,“无论是基于周边国家的成功范例,还是自身军力结构,与北约合作是瑞士的最佳选择”。

瑞士政府的一系列举动,也引发国内不满。瑞士相关人士此前称,与北约展开密切合作,会使瑞士在军事上依赖外国和北约,还可能将瑞士变成冲突中的攻击目标。

原标题:“史无前例,简直荒谬!”瑞士高校对中国学生加强“安全审查”引争议

编辑:吴思    责编:周尚斗     审核:冯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出伏立秋后反被热晕?网友辣评:... 三伏天这个大魔王终于要挥手告别了,是不是觉得身上的汗珠子都少蹦跶了几下?没错,末伏结束了!也就意味着...
江南新材IPO定价10.54元... 日前,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江南新材”)披露了发行公告,确定主板上市发行价10...
巫溪小伙迎娶高颜值斐济新娘,婚... 近日,以"巫溪文峰小伙迎娶斐济高颜值新娘"为内容的视频受到网友关注。8月27日,发布视频的婚礼化妆师...
可以一次性拔掉4颗智齿吗?医生... 医生,长痛不如短痛,我可以一次性拔除四颗智齿吗?"对于很多长了智齿的朋友来说,可能会时不时地冒出这个...
原创 清... 林烨,一个清华毕业的天才,却选择加入美国国籍,投身导弹研发,甚至把导弹对准了曾经的祖国中国。这个选择...
原创 马... 据报道,在2025年这个看似平常却又暗流涌动的年份,美国政坛与情报界掀起了层层波澜,而这一切,都与特...
im Token钱包:Coin... 这是一款广受欢迎的数字钱包,在全球超 200 个国家和地区收获了超两千万用户的信赖。它致力于为用户打...
女生在塞尔维亚旅游时,出租车司... 近日,一位女生在塞尔维亚旅游时打车,不料出租车司机得知女生是中国人后,全程表达对中国的赞美。
二孩夫妻又生四胞胎,孩子父亲:... 8月23日,已有二孩的产妇李女士在深圳成功诞下四胞胎,从原本温馨的四口之家,瞬间扩容为热闹非凡的八口...
西方企业被“打”疼了:中国不会...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英国《金融时报》26日报道,中国对关键半导体材料的出口管制正在冲击供应链,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