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化女性的蜂花道歉了,性别议题不是博流量的工具 丑化女性的蜂花道歉了,性别议题不是博流量的工具
创始人
2025-07-03 16:01:28
0

近日,老牌国货品牌“蜂花”在其官方账号上转载了一幅漫画,题为《看清什么是真假闺蜜》,内容含大量夸张对比的词句,被网友质疑刻意丑化女性。对此,蜂花官方账号发文为不当图文内容道歉,并表示将严肃整顿该账号的运营。

作为历史悠久的国货品牌,蜂花一直以其亲民的价格,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这次品牌营销却翻车了。因丑化女性而被网友强烈批评,蜂花当然不冤。

从漫画内容来看,其夸张对比的画风确实容易引发争议。更为关键的是,漫画中对“真假闺蜜”的刻画,采用了诸如“搔首弄姿”“绿茶”等带有贬义与偏见的言辞,通过一种扭曲且丑陋的形象,来描绘所谓的“假闺蜜”,难免会被广大女性视为一种冒犯和不尊重。

漫画本身是一种幽默讽刺的表达形式,蜂花品牌方也许是想借助这一形式,深入浅出地诠释何为真正的友谊。但问题在于,即便借助性别议题或者漫画形式进行营销,理应秉持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尊重,尤其是对女性的尊重,对营销内容严格审核把关,而非仅仅为了提升传播效果,就一味采用极端或夸张的表现手法。

蜂花的主要消费群体就是女性,品牌方一边冒犯其女性消费者,一边又试图向她们推销产品,如此自相矛盾的宣传策略,从营销技术的专业视角审视也极不明智。

面对网友的口诛笔伐,蜂花品牌方很快出面道歉,删除了相关漫画,并表态要严肃整顿该账号的运营。能及时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这是应对舆论危机的应有姿态。

但要指出的是,此次事件不仅反映出账号运营人员在价值观上的偏差,还暴露出蜂花品牌在营销宣传环节的把关不严,这样的漏洞也应及时堵上。

如今,社交媒体成为宣传营销的重要阵地,品牌方和消费者互动频繁,有效拉近了二者的距离。在互联网的放大镜效应下,品牌宣传更容易触及广泛受众,出圈的门槛大幅降低,同样也意味着,一旦营销翻车就会激起舆论海啸。

作为老牌国货品牌,蜂花曾凭借巧妙的营销策略二次翻红;而今,却因触及女性敏感话题而遭受全网非议,这无疑是一次深刻的警醒:品牌营销必须审慎克制,尊重每一位消费者的感受,摒弃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与偏见,以确保品牌形象实现正向传播。

特约评论员 熊志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编辑:龙春晖    责编:王蓉     审核:陈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出伏立秋后反被热晕?网友辣评:... 三伏天这个大魔王终于要挥手告别了,是不是觉得身上的汗珠子都少蹦跶了几下?没错,末伏结束了!也就意味着...
江南新材IPO定价10.54元... 日前,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江南新材”)披露了发行公告,确定主板上市发行价10...
巫溪小伙迎娶高颜值斐济新娘,婚... 近日,以"巫溪文峰小伙迎娶斐济高颜值新娘"为内容的视频受到网友关注。8月27日,发布视频的婚礼化妆师...
可以一次性拔掉4颗智齿吗?医生... 医生,长痛不如短痛,我可以一次性拔除四颗智齿吗?"对于很多长了智齿的朋友来说,可能会时不时地冒出这个...
原创 清... 林烨,一个清华毕业的天才,却选择加入美国国籍,投身导弹研发,甚至把导弹对准了曾经的祖国中国。这个选择...
原创 马... 据报道,在2025年这个看似平常却又暗流涌动的年份,美国政坛与情报界掀起了层层波澜,而这一切,都与特...
im Token钱包:Coin... 这是一款广受欢迎的数字钱包,在全球超 200 个国家和地区收获了超两千万用户的信赖。它致力于为用户打...
女生在塞尔维亚旅游时,出租车司... 近日,一位女生在塞尔维亚旅游时打车,不料出租车司机得知女生是中国人后,全程表达对中国的赞美。
二孩夫妻又生四胞胎,孩子父亲:... 8月23日,已有二孩的产妇李女士在深圳成功诞下四胞胎,从原本温馨的四口之家,瞬间扩容为热闹非凡的八口...
西方企业被“打”疼了:中国不会...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英国《金融时报》26日报道,中国对关键半导体材料的出口管制正在冲击供应链,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