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是第16个世界肺炎日,今年的主题是“认识肺炎、预防肺炎、远离肺炎”,旨在提高公众对肺炎的认识,强调预防、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肺炎,这个看似平常的疾病,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威胁,特别是那些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肺炎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症状?如何有效预防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肺炎。
什么是肺炎?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感染、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等。
其中,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尤其是细菌、病毒、支原体和真菌等微生物,并且可通过多种方式传播,传染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等。传播方式与感染的病原体有关,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等,可通过呼吸道飞沫、黏膜接触等方式传播。
肺炎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肺炎的症状因人而异,与感染的病原体、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轻度的症状通常与感冒、流感等相似,但持续时间会更长。
肺炎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
1.咳嗽:通常会出现咳嗽,可伴有咳痰,痰液的颜色和质地也会因病原体和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发热:可达到39℃以上,可伴有寒颤或畏寒。
3.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由于肺部受损,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的症状。
4.胸痛: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或深呼吸时感觉胸部难受,甚至可能会在走路、咳嗽时加重。
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和婴儿可能症状不明显,也可能出现呕吐、发热、咳嗽、疲倦、无精打采、进食困难等症状。
哪些人容易患上肺炎?
容易患上肺炎的人群主要包括: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容易感染肺炎球菌;
5岁以下儿童(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排名第二的就是肺炎);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如心脏病、肺部疾病、肾病、肝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
体弱、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者。
如何预防肺炎?
1.日常预防措施
戒烟: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肺组织,破坏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屏障,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规律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预防感冒和肺炎。
均衡饮食:饮食以高蛋白、高纤维为主,并保证充足维生素的摄入。
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积聚。
避开人口密集区域:在流感高发季节,避免长期处于人口密集区域。
呼吸道卫生:咳嗽、打喷嚏时戴口罩,或用纸巾、衣物等遮挡口鼻,减少病原菌的扩散。
2.接种疫苗
23价肺炎疫苗:接种肺炎疫苗是预防肺炎球菌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流感疫苗:注射流感疫苗可以减少因流感而导致的肺炎,可在每年流感季节前接种一次。
特别提醒:流感疫苗+肺炎疫苗联合接种,有协同效应,可以实现“1+1>2”的预防效果。
肺炎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了解肺炎的相关知识,增强防范意识,可以有效地降低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资讯)
原标题:【世界肺炎日】认识肺炎预防肺炎远离肺炎
编辑:周晋羽 责编:王峻 审核:毛丹
上一篇:把课堂搬到生产线上!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这样做 产教融合实践教学 产教融合高效课堂
下一篇:被控非法收受财物1.77亿余元 张红力受贿案一审开庭 被控非法收受财物4341万 被控非法收受财物4341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