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网购“稀世珍宝”的消费陷阱 警惕网购预售陷阱 警惕抢购优惠券也会遭遇骗局
创始人
2025-07-04 20:51:09
0

今年9月,沈女士先后花14389元在一个“翡翠捡漏”直播间买了24件翡翠饰品。卖家号称只卖“天然翡翠”,并且有证书。收到货后,沈女士对成色有所怀疑并进行鉴定,检测结果是染色的石英岩玉或者是处理的翡翠。随后沈女士利用法律进行维权,最终商家退一赔三。

不法网店深谙消费者的心理,他们知道在高价值商品面前,消费者往往对“物美价廉”抱有极大的期待,一旦消费者被低价诱惑所迷惑,往往就会忽视对商品真伪的仔细甄别,从而落入诈骗的圈套。

更有甚者,利用网络直播传播效果迅速捕捉消费者眼球,在平台上通过虚构大量事实,玩弄“文字陷阱”,以高额回报为承诺,诱导消费者下单,并高价购入仿冒的廉价古董、珠宝等,待钱款到账、资金转移后就完全注销平台账号或者立刻换号“重生”。今年1月,就有老年消费者花40余万元在直播间买了几百件假古董,先是编造家庭矛盾引起老年购买者同情,紧接着承诺会以数十倍的价格再买回来。报警后经查,该犯罪团伙自2023年10月到2024年2月,累计涉案金额共计2000多万元,受害人达到了几百余名。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种种消费陷阱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网络经济生态。面对低价、捡漏等各种诈骗套路时,消费者必须擦亮双眼,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尤其在购买珠宝玉石、古玩字画等商品前,要充分了解市场行情,掌握基本的鉴别知识,不轻易相信商家的夸大宣传和低价诱惑。

在选择商家时,务必查看其是否具备合法经营资格及良好评价记录,如营业执照、商务主管部门颁发的拍卖经营批准证书、文物部门颁发的文物拍卖许可证等拍卖售卖资质证件。个别商家以牟利为目的的“货”“证”均不符、证书内容不明确等行为,同样构成欺诈。一旦遭遇欺诈行为,消费者应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立即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电商平台的监管,督促其履行好平台责任,建立健全的商家入驻审核机制和商品质量监管体系,从源头上遏制欺诈行为的发生。

编辑:康磊    责编:龙春晖     审核:王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出伏立秋后反被热晕?网友辣评:... 三伏天这个大魔王终于要挥手告别了,是不是觉得身上的汗珠子都少蹦跶了几下?没错,末伏结束了!也就意味着...
江南新材IPO定价10.54元... 日前,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江南新材”)披露了发行公告,确定主板上市发行价10...
巫溪小伙迎娶高颜值斐济新娘,婚... 近日,以"巫溪文峰小伙迎娶斐济高颜值新娘"为内容的视频受到网友关注。8月27日,发布视频的婚礼化妆师...
可以一次性拔掉4颗智齿吗?医生... 医生,长痛不如短痛,我可以一次性拔除四颗智齿吗?"对于很多长了智齿的朋友来说,可能会时不时地冒出这个...
原创 清... 林烨,一个清华毕业的天才,却选择加入美国国籍,投身导弹研发,甚至把导弹对准了曾经的祖国中国。这个选择...
原创 马... 据报道,在2025年这个看似平常却又暗流涌动的年份,美国政坛与情报界掀起了层层波澜,而这一切,都与特...
im Token钱包:Coin... 这是一款广受欢迎的数字钱包,在全球超 200 个国家和地区收获了超两千万用户的信赖。它致力于为用户打...
女生在塞尔维亚旅游时,出租车司... 近日,一位女生在塞尔维亚旅游时打车,不料出租车司机得知女生是中国人后,全程表达对中国的赞美。
二孩夫妻又生四胞胎,孩子父亲:... 8月23日,已有二孩的产妇李女士在深圳成功诞下四胞胎,从原本温馨的四口之家,瞬间扩容为热闹非凡的八口...
西方企业被“打”疼了:中国不会...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英国《金融时报》26日报道,中国对关键半导体材料的出口管制正在冲击供应链,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