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外卖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既是城市运行的重要保障者,也是参与城市治理的重要力量。如何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让每一个劳动者都得到尊重和最大的善意,既考验城市治理精度,更彰显城市温度。
近日,重庆提出加快构建新就业群体全民友好型社会,打造重庆社会工作“金名片”。市委社会工作部等部门印发《重庆市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市”十五条措施》,着力改善相关新就业群体的工作条件。
即日起,上游新闻开设“共建全民友好型社会”专栏,推出系列报道,看重庆如何着力打造与新就业群体“双向奔赴”的“友好城市”。
“午高峰之前单子相对少一点,他们这个休息点离商家也近,走几步就到了,正好过来坐坐!”11月20日上午10点多,在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的红心蚂蚁志愿服务驿站内,33岁的外卖员赵强趁着接单空档期,在驿站内的沙发上休息、充电,为忙碌的午高峰做准备。
休息间隙,赵强还顺便领取了一张爱心餐券,送完单后就去旁边的社区食堂吃饭,还能享受优惠。
像赵强一样,负责民主村片区快递运输、投放的快递员吴晓俊也会在一天中相对空闲的时刻,去驿站里坐坐。“天气冷的时候他们这里有暖气,热的时候也会开空调,连民主村里的猫也会来这里散个步,很有家的温馨感。”
红心蚂蚁志愿服务驿站,就是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服务的便民工会驿站,主要面向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驿站拥有蚁巢书屋、云上招聘、法律知识角、休憩区等服务场地。
走进驿站,宽敞明亮的房间内,两张沙发整齐摆放,为劳动者们提供休息的地方,旁边依次摆放着饮用水、微波炉、充电线等。
“我们在提供歇脚、饮水、充电、热饭等基础服务之上,还开展了政策宣讲、行业培训、健康体检、帮扶慰问等活动。”九龙坡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主任陈勇介绍,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人数达15000余人次。
像这样的工会驿站,如今已遍布重庆街头巷尾。在位于江北区的饿了么骑士驿站,驿站就覆盖观音桥商圈附近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一线职工3000余人。
32岁的骑手卢飞龙经常来这个驿站休息,“午高峰结束到下午五点之间,算是我们一天中比较休闲的时候,就想找个地方眯一会儿,在商家店铺里不好躺着,这个驿站刚好就有简易的折叠床,还挺实用的。”
江北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江北区已建成工会驿站107个,站点选址便利、人员密集、能最大效率对周边职工群众进行覆盖,部分驿站还是24小时开放,采用自助式扫码电子门禁、增设数字展示屏等智慧设置,以服务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渴了能喝水、冷了能取暖、热了能乘凉、累了能歇脚……近年来,重庆市总工会延伸服务阵地,通过共建、社会参与等方式打造工会驿站,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提供温暖场所,并推动工会驿站在城市重点区域和重要街道15分钟步行可达、区域内交叉覆盖,形成一体化的综合服务矩阵,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工会驿站”5300余个。
上游新闻记者 谭旭 摄影 甘侠义 视频编辑 何闯 美编 刘玲
编辑:饶治美 责编:吴忠兰,蒋艳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