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府城外东南十里有一处高台,相传北齐皇帝高洋曾在此设寨驻兵,故此地初名“高洋寨”。后来,人们发现此处是太原城外观日出的佳地,故又名“高阳寨”。以高阳寨为界,两边形成村落,南边的两个村子称“南二厍(指村落)”,北边的三个村子称“北三厍”,这南北“五厍”又称“五龙”。南边的二厍为黄龙厍、黑龙厍,就是今天的东太堡村和西太堡村;北边的三厍为赤龙厍、青龙厍、白龙厍,就是今天的张家巷、柳灌沟、狄村街。这五个村原本都属于古狄村,1962年,东太堡村和西太堡村从古狄村中划出。
今日之狄村街曾经是古狄村的正街,官道旧址。宋代以前,这里虽离晋阳城较远,但是由于有这条官道,所以形成了较为繁荣的街市,官亭、驿站、酒肆、粮站、当铺、药房、车马店,一派热闹景象,延续至今。
官道的北侧,是唐代名宦狄仁杰的故里,至迟从北齐时期始,狄氏先祖就迁居于此。因狄氏世代为官,故以“狄”为号,定名“狄村”。今狄村虽早已无狄姓居民,但村名经千年不改,为后人留下久远的记忆。
狄仁杰故里遗址上有一棵老槐树,相传为狄母所植,至今枝繁叶茂。老槐树的后面是狄家的老宅院,西面是狄家的老祠堂,历代均有名士来此凭吊。近年,依托老宅院和老祠堂遗址建成狄公故居和狄梁公祠两组仿唐古建,共同构成了狄仁杰文化公园的主体。
▲狄仁杰文化公园一景(作者供图)
历史在时光中穿梭,总是不经意间留下时代的回响。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太原辛亥起义便从狄村开始。晚清在狄村设有两座军营,村南的称为“南营盘”,驻扎骑兵;村北的称为“北营盘”,驻扎步兵。两座营盘共有官兵1000多人,是年10月29日凌晨,两营军士在北营盘集合,经官道攻入太原府城承恩门,直捣巡抚衙门夺取政权,至此太原辛亥起义成功,史称“狄村誓师”。
狄村原有庙宇多处,村舍相间于庙宇之间。十方禅院白云寺位于村东的红土台上,始建于唐代,是太原名刹。慈观寺建在高阳寨的平台上,曾是村公所。村南老爷庙供奉关羽,寄托村民对先贤的景仰。东沟内的真武庙中有仙洞,洞内刻有各种药方,村民可根据病情自取自用。这些庙宇曾承载着村民对幸福生活的朴实追求,如今只有白云寺得以保存。
新时代催生新的社会风尚和秩序。狄村是太原最早城市化的村落之一。建设南路有一段通过狄村,将现代的狄村分为村东和村西。走进建设南路狄村段,建南汽车站车辆川流不息,茂盛装饰市场人头攒动,得一文化广场书香四溢,当现代和古老交织在一起,不知是时光将古老村落带到了现代城市当中,还是岁月让现代城市包围了古老村落。
于是,狄村就这样隐居于热闹的城市之中。经过几十年的现代化建设,村落中开出了宽阔的街道,耸起了林立的高楼,建起了针织厂、制钉厂、橡胶厂、修配厂、油脂厂、玻璃厂、服装厂、印刷厂等,以及不胜枚举的商场,日复一日地见证着古老村落与现代城市的融合。但是,古村落的故事还在被村民讲述,连寓居在这里的过客都能讲出狄村的由来。虽然旧时的房舍渐渐消失,但是村落的气象与时代的步伐从未脱节,因为这里有古狄村的包容吐纳,更有现代化狄村的开阔视野。当高铁从高阳寨的台址上呼啸而过,开往外地的大巴车从建南汽车站缓缓驶出,古老的村落正在高速地回应时代敲响的历史音符,并且紧密附和着时代赋予的历史节奏,让村落的故事更加生动。
原标题:太原历史文化村落|隐于闹市的古狄村
编辑:张沛 责编:周希 审核:肖玲
上一篇: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助推酉阳农业提质增效 农业增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下一篇:“小蜜蜂老师”宣布开直播引发四大疑问,律师:若构成负面影响及损失可能承担民事赔偿 小蜜蜂公开道歉教师原视频 小蜜蜂老师道歉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