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准备开饭咯!”中午11点半,垫江县黄沙镇万胜社区的社区食堂又热闹了起来。
随着一声吆喝,回锅肉、土豆片加上新鲜的蔬菜汤……一道道热气腾腾、可口诱人的家常菜陆续出锅。前来就餐的居民有序排队、按需选取,一边享用美食,一边畅聊家常,欢声笑语不断。
“孩子们因为工作原因常年不在家,以前一个人做饭、吃饭,冷冷清清的,做多了浪费,做少了营养跟不上。特别是年纪渐渐大了,做饭买菜也力不从心。”71岁的张明玉阿姨说道。
为破解老年人独居、留守老年人就近就餐问题,黄沙镇筹集资金,利用社区养老服务站和闲置用房建成社区食堂。
(正在就餐的居民群众。记者 兰沫渃 摄)
食堂按照“公建民营”和“自主经营”的模式,通过政府扶持、企业让利、市场化运营,解决社区老年食堂公益与盈利平衡难题,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黄沙镇万胜社区党支部书记陈荣介绍,针对辖区60岁以上的老人,则实行差异化收费标准,每餐价格最低为3元/人。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并组织社区志愿者,提供送餐上门,让老年群体能够享受优惠、实在、便捷的助餐服务。
吃完午餐,老人们还能约着在食堂旁边的老年服务中心,聊聊天、打打牌,十分舒心惬意。
而在众多老年食客之间,记者还看到不少吃得正香的年轻人。据了解,该社区食堂不仅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还为周边工业园区10多家企业、120名企业员工提供用餐。
(周边上班的工作人员在此就餐、闲聊。记者 兰沫渃 摄)
如今,越来越多的上班族、独居青年以及带小孩的双职工家庭,成了社区食堂的潜在客群。
为了更好向食客提供服务,食堂设置多个公益性岗位,既能充分满足大家需求,又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
一粥一饭,三餐四季,看似生活“小事”,实则民生“大事”,浸润着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近年来,垫江县深入实施“暖民心”行动,按照“人流密度集中、区域位置便捷”原则,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新城区建设、依托养老机构、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形式,积极探索社区食堂建设。
(干净整洁的社区食堂。记者 兰沫渃 摄)
截至目前,已在全县各地建成投运社区食堂32家,累计开展助餐服务38000余人次,形成多点布局、多点开花的良好发展态势。
据了解,结合各处社区食堂的实际情况,垫江县还在坚持公益性的同时,充分延展社区食堂的服务人群、服务内容和服务半径,积极探索“社区食堂+”模式,努力把现有服务资源、设施场地、物流网络、信息平台充分利用起来,打造集“助餐、助学、助乐”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驿站,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增长。
原标题:集“助餐、助学、助乐”等服务于一体,垫江建成投运社区食堂32家~
编辑:岑欣颖 责编:张小驹 审核: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