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米深的江底打隧道!看重庆27号线如何“智慧”穿江 27号线穿江隧道 27号线江底隧道
创始人
2025-07-06 16:23:10
0

今(15)日,“长江上游轨道第一隧”——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穿江隧道全段精准贯通,穿江隧道作为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的重要控制性节点,建设过程中也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过程中到底拥有哪些“黑科技”?如何实现“智慧”穿江?上游新闻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相当于27层楼高”

盾构始发井为全国最深

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是重庆主城都市区东西走向的城轨快线,全长约56公里,西起璧山站,东至巴南惠民站,全线设车站15座。穿江隧道就位于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重庆站至南滨路站区间,是全线的控制性节点工程,全长约1269米。

相较于常规的隧道开挖,水下建隧道难度更大。

“穿江隧道连接重庆渝中、南岸两大主城核心区,与长江中下游不同,主城长江段两岸高楼林立,岸滩高差大,隧道穿越江底,岩层破碎,江水与隧道连通,水压大。”中铁一局轨道交通27号线项目书记张海田介绍,隧道从江底穿越,需解决江底安全覆岩厚度需求大与车站埋深要求浅的技术矛盾,以最小覆岩仅8米的极限厚度穿越江底深槽段。

在这样的条件下,穿江隧道的盾构始发井深度达到83米,是全国轨道交通领域盾构始发井深度之最。

“相当于27层楼的高度,我们在竖井多部位增设可视化设备,如同操作司机拥有了‘千里眼’,实时帮助盾构机吊装。”张海田说。

量身定做的“钢铁穿山甲”

不仅个头大,还特“聪明”

“由于区间隧道地质比较复杂,可能会遇到涌水和软硬不均的地质,不能像传统的轨道区间施工,单纯使用土压或泥水盾构模式。”张海田介绍,为破解难题,创新定制了具备土压盾构机和泥水盾构机两种功能的双模盾构机。

张海田提到的双模盾构机,就是“渝江号”,总长135m,总重1350吨。“这在国内在建的轨道交通盾构机中属于巨型的‘钢铁穿山甲’。”张海田说。

这台盾构机不仅个头大,还很有“智慧”。

它安装有超前地质预报设备,掘进时,遇到的不同地层情况,它可根据掘进过程中刀盘的振动信号,对前方50米的地质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可以实现“一键切换”,进行快速掘进。

它具备“一键切换”功能,可迅速实现泥水盾构与土压盾构的模式转换。“穿越江底破碎带时,出现直径约60公分的大粒径孤石,堵塞排浆管道,就可以一键切换到土压模式,破碎后经过螺旋机排出,实现了江底盾构机模式快速切换。”张海田介绍,正因如此,最终实现了长江堤岸、滨江路零沉降,盾构“无感穿越”长江黄金水道。

江底也有WiFi

地底施工时沟通全无障碍

进入隧道采访时,记者的手机全无信号,但现场工人们却可以用手机沟通,原来,隧道里竟有专用WiFi网络。

张海田告诉记者,由于隧道施工中会用到超前地质预报设备,实时采集地质数据,监控和指导施工情况,即使在地下,也有WiFi信号,保障施工所需。

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建成后,横跨重庆主城都市区东西向三大槽谷,包括重庆东站、重庆站、沙坪坝站三个铁路客运站,南坪商圈、大坪商圈、沙坪坝商圈三大商圈,实现了城市内外交通快速转换,提升了轨道交通效率,线路两端与市域(郊)铁路贯通运营,建成后将极大缓解重庆轨道线网东西向客流压力。

上游新闻记者 谭旭 摄影 张锦旗

编辑:邓晞    责编:蒋艳,张松涛     审核:冯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出伏立秋后反被热晕?网友辣评:... 三伏天这个大魔王终于要挥手告别了,是不是觉得身上的汗珠子都少蹦跶了几下?没错,末伏结束了!也就意味着...
江南新材IPO定价10.54元... 日前,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江南新材”)披露了发行公告,确定主板上市发行价10...
巫溪小伙迎娶高颜值斐济新娘,婚... 近日,以"巫溪文峰小伙迎娶斐济高颜值新娘"为内容的视频受到网友关注。8月27日,发布视频的婚礼化妆师...
可以一次性拔掉4颗智齿吗?医生... 医生,长痛不如短痛,我可以一次性拔除四颗智齿吗?"对于很多长了智齿的朋友来说,可能会时不时地冒出这个...
原创 清... 林烨,一个清华毕业的天才,却选择加入美国国籍,投身导弹研发,甚至把导弹对准了曾经的祖国中国。这个选择...
原创 马... 据报道,在2025年这个看似平常却又暗流涌动的年份,美国政坛与情报界掀起了层层波澜,而这一切,都与特...
im Token钱包:Coin... 这是一款广受欢迎的数字钱包,在全球超 200 个国家和地区收获了超两千万用户的信赖。它致力于为用户打...
女生在塞尔维亚旅游时,出租车司... 近日,一位女生在塞尔维亚旅游时打车,不料出租车司机得知女生是中国人后,全程表达对中国的赞美。
二孩夫妻又生四胞胎,孩子父亲:... 8月23日,已有二孩的产妇李女士在深圳成功诞下四胞胎,从原本温馨的四口之家,瞬间扩容为热闹非凡的八口...
西方企业被“打”疼了:中国不会...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英国《金融时报》26日报道,中国对关键半导体材料的出口管制正在冲击供应链,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