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企业为吴家镇捐赠抗洪物资(资料图片)
互联网慈善工作交流会(资料图片)
今年以来,荣昌区慈善会持续践行“慈善为民、依法行善”指导思想,通过拓宽慈善募捐渠道、打造慈善品牌项目,广泛发动社会爱心人士、慈善力量解决困难群体急难愁盼,绘制出了一幅“人人都能感受温度、处处都在涌动暖流”的温暖画卷。
“谢谢你们为我捐款,你们就像黑夜里的一道光,照亮我前行的路,温暖我整个人生。”9月5日,荣昌区昌元街道杜家坝社区居民毛某将一面写有“慈心解民困 救助暖民心”的锦旗送到区慈善会会长曾德超手中,以此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毛某今年21岁,身患血小板减少症和重度贫血,为给他治病,家里花光了积蓄,还背上了债务。今年2月28日,毛某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其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手术,高额的医疗费用让一家人陷入两难境地。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病魔无情,人间有爱。荣昌区慈善会了解情况后,迅速介入,通过整合慈善资源,将毛某介绍到北京陆道培医院治疗,并立即开展捐款献爱心活动,筹集善款2万元。此后,荣昌区委主要领导也主动上门慰问并送上慰问金。
荣昌区慈善会的帮助,让毛某和家人看到了希望,坚定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除了对困难人员开展救助外,荣昌区慈善会还深挖群众需求,通过“互联网+慈善”等方式,广汇社会慈善资源,从项目筹建、善款募集、针对帮扶等方面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太好了,这条土路修好了,以后下雨天骑着摩托车就能直达自家院坝,再也不用下来推车了。”近日,看着自家门前的土路变成水泥路,铜鼓镇刘骥村8社村民廖宗勇满心欢喜。
廖宗勇说的土路,是一条连接刘骥村4社至8社、9社的村中道路,全长6.5公里,涉及300户、800余名村民,道路两旁有大片农田。由于路面坑洼不平,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成了村民们的一块“心病”。
为让群众的“烦心路”变成“暖心路”,今年以来,刘骥村村委会主动对接荣昌区慈善会,聚焦道路破损突出问题,通过积极向上级单位争取项目支持、组织社会爱心企业定向捐赠和开展“99”公益日活动等方式,共筹集35万元资金。今年9月,施工队进场,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条崭新的道路呈现眼前。
为民修路只是荣昌区慈善会深入开展慈善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切面。
为积极拓展互联网募捐渠道,荣昌区慈善会早动员早部署,认真做好今年中华慈善周、“久久公益节”捐赠活动,组织召开慈善会全体工作人员会议、重点村(社)社会救助工作座谈会、“9·9公益日”慈善募捐活动培训会,并联合辖区各政府机关单位、爱心企业、慈善基金、商协会、社会组织和群众,借助腾讯99公益日活动契机,通过“互联网+慈善”的公益模式,于9月1日至9月10日,在全区开展2024年“久久公益节”网络公益募捐活动,共募集善款703万元,主要用于区内“一老一小”、乡村振兴、产业帮扶等方面,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同时,荣昌区慈善会还积极探索慈善公益新路径,充分发挥协会联动优势,借助腾讯系列数字化公益产品及“一起捐”“一块走”等行为公益互动,不断提升网络募集的全民性、互动性、趣味性和便捷性。截至目前,荣昌区已连续6年参与“久久公益节”活动,累计共募集2353万元资金,上线的“兴农万户 奇彩乡村”“陪伴留守儿童成长”“乐龄颐和养老”等项目,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取得良好成效。
据统计,截至10月底,荣昌区慈善会共募集善款1630万元,成功拨付1298.4万元,惠及低收入人群10万余人次,在助力扶弱济困、助力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开创慈善事业新局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接下来,荣昌区慈善会将砥砺前行,奋发有为,继续汇聚慈善力量,奋力打造现代慈善事业的“荣昌样本”。
通讯员 杨丽丹
编辑:岑欣颖 责编:王光建 审核: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