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万安街道积极推进“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全力构建“141”智治体系,推动基层治理向精细高效转型。街道通过搭建多座“桥梁”,编织出基层治理的智能网络,显著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能力与效率。
搭建平台架构,构建基层智治框架。万安街道将网格智治作为核心任务,建立了“街道-村(社区)-网格”三级治理体系。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挂帅,成立基层治理指挥中心,统筹协调各方资源。通过三次人员与架构的优化调整,将百余名职工合理分配到党建、经济、平安法治、民生服务四大板块,岗位设置精细科学。同时,划分99个网格与550个微网格,组建“一网格一党小组”与“一网格一微信群”,强化网格队伍力量,确保基层治理触角延伸至每一个角落。
打造实战应用,强化基层智治运行。为提升基层智治运行效果,万安街道围绕“三化”开展工作。业务体系融合上,梳理出核心与特色业务共184项,核心业务任务细分至3028条,数字化应用率达100%。职责清单规范化方面,建立了三级职责任务清单,并实时更新临时性任务,已完成26432件任务,办结率100%。运行机制明晰化上,创新“红、黄、蓝”三色分流处置机制,结合闭环管理与督导评价机制,通过数据分析、效能评估与定期培训督导,提升实战能力与责任落实。
连通群众桥梁,优化基层智治服务。万安街道致力于打通“141”工作底层逻辑,创新多项特色应用。“群众盖章”应用实现材料审批盖章数字化流转,将审批时间大幅缩短至30分钟以内。“12345 民呼我为”闭环管理主动前移工作关口,及时响应群众诉求。“50人以下群体事件应急处突”场景应用借助智能平台优势,将应急处突时间压缩至10分钟内,并实现多岗协作处置。此外,特殊人群管理服务通过摄像头与识别技术实现重点人员监控与老人关爱服务,“万众 e 心”小程序则汇聚各方力量,推动群众自治与专业服务相结合,形成共治共建格局。
通过这些举措,万安街道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也让当地群众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智能的服务。
通讯员 谭华祥 李晓卫
编辑:王光建 责编:张小驹 审核: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