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汽车、气包车……重庆这些“年代感”交通工具你知道多少?
创始人
2025-07-08 04:21:04
0

重庆这座城市临水而建、因水而兴,两江环抱、地势起伏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它刚烈的城市个性和富于变化的城市肌理。

不少专家表示,重庆可能具有世界上最复杂的交通体系,除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这些最基本的运输方式,还有索道、轨道等。

丰富的交通体系也让这座城市在历史上有了丰富的交通工具,木炭汽车、气包车、水翼飞船、板板车、木船、人力车……这些也许很多重庆人都不曾听过的名字,曾经却带给山城人民方便,助力他们跨越山河,建设家乡。

近日,中国公路学会公布了“2024年度最受欢迎的公路科普作品名单”,由重庆市工程师协会副会长、重庆市桥梁协会副会长、重庆市杂文学会副会长刘强主编的《重庆交通文化史》上榜。让我一起去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重庆交通故事。

木炭汽车

因汽油不足推行了近15年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燃油汽车,多是靠汽油产生动力,而在上个世纪50年代,重庆的大街小巷都是木炭汽车。

(木炭汽车)

“抗战所需的汽油量大幅增加,导致用于汽车的供应量远远跟不上,于是以木炭为燃料的木炭汽车就成为了当时重要的交通工具。”刘强介绍,木炭汽车是利用木炭燃烧进行运转的汽车,它加炭一次可以行驶4小时,是中国人自行研制的。“木炭汽车每公里耗炭一市斤,价值只有汽油的十分之一。”

不过,木炭汽车马力不足,上陡坡时需要乘客下车推行。作家老舍就曾以《抛锚以后》写下一首打油诗:“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下车六七次,八九十人推。”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推木炭车的情景。

刘强介绍,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克服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封锁禁运,我们还大量制造了木炭汽车,以炭代油,保证了正常运输。

气包车

头上真有一包煤气

“气包车”实际上为“常压燃气车”,也就是说,以没有加压或者进行液化气处理的天然气、煤气或者瓦斯气作为燃料的汽车。这种车的头顶上有一个橡胶制成的大袋子,里面装着用来燃烧的气体。

(气包车)

上个世纪60-70年代,重庆的气包车主要为“三型车”,这种车头顶的气包将客车高度增加了50%,看着有些危险。天然气烧掉一些,气包就会变瘪,并随着车身的摇晃抖动。不过,据公共交通史记载,重庆还没有发生过“气包车”燃烧或者大气包掉落的事故。

20世纪70年代,是气包车的鼎盛时期。重庆有1/3的公交车以天然气为燃料,“车头上长包”也成为了重庆的一道独特风景。

缆车

望龙门缆车曾经日载客量超万人次

重庆是山城,以前由江岸边到城区坡坎多,全是长长的青石板阶梯。老百姓靠着轮渡在两岸之间来往,下船后却要爬坡上坎才能到城区。于是,缆车便出现了。

(望龙门缆车)

“望龙门缆车是中国第一条城市客运缆车,由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缆车道全长178米,高差约47米,有两节车厢,每一节载客50人。”刘强说,望龙门缆车站建成后非常繁忙,1970年前后,两个车厢轮流上下,每天可装载1万多人次。

受望龙门缆车的启发,重庆后续又修建了两路口缆车、临江门缆车、朝天门缆车、储奇门缆车等,为市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水翼飞船

“悬浮”在水面“飞行”

磁悬浮列车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20世纪90年代,活跃在重庆的水翼飞船依靠其水翼上下的压强差,抬高船体,使其行驶在空气与江水的界面上,以最大程度克服江水阻力。

(水翼飞船)

在上个世纪90年代,重庆境内高速公路网还未建成,水翼飞船就成了重庆城区到涪陵、万州等地最为快捷的交通工具。“当时,从重庆主城到万州,坐车要10小时,水翼飞船只需要6小时。”刘强说,水翼飞船以“速度快、船身平稳、摇晃轻”的优势,轻松占领了重庆水运市场,成为旅客来往重庆至涪陵、万州、至宜昌水运交通的首选。1997年,川江航段的水翼飞船达到了40多艘。

此外,书中还编录了甘肃靖远羊皮筏支援陪都重庆的“水上运输队”以及起始于重庆涪陵连接四川、陕西、湖北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荔枝古道”。

重庆市政府原副秘书长、重庆市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何智亚在总序言中写道:全书以重庆交通史为重点,适度延伸反映了中国交通简史,其中不乏鲜为人知的史实、故事和精彩的篇章。本书资料性、档案性、专业性较强,具有知识性、故事性、可读性,填补了重庆交通历史文化的空白。

新闻多一点>>

重庆女婿刘强:让古人的智慧“活”在当下

作为一部较为全面、翔实记录了重庆的交通特色、交通建设、交通方式、交通工具、交通发展、交通名人、重要事件的书籍,《重庆交通文化史》的出炉并不容易。

刘强(左一)

2017年,重庆市交通主管部门下发文件,要求相关单位提供素材,配合重庆市公路学会和重庆市政协文史委编撰书籍《远去的交通》,记录重庆交通的发展历史。于是上千万字的原始素材来到了刘强面前。

经过多次修改,68万字的《重庆交通文化史》才得以问世。

很多人都以为主编刘强是重庆人,才会对重庆的交通历史付诸心血。实际上,刘强籍贯为甘肃靖远,是重庆女婿,也曾在重庆度过了美好的大学时光。他在家乡甘肃省公路局工作时,参建了兰州中川机场和白兰高速,把家乡与省会用高速公路连接了起来,把省会兰州与世界连接了起来。

“天下交通一家人。”刘强说,全国路网相互关联,就像人体血管一样,遍布在全国各地。况且重庆的交通体系非常发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重庆的交通就等同于研究了全国的交通。

在刘强看来,编撰这本书一方面要记录、展示过去的交通方式,唤醒记忆、留住乡情;另一方面也要古为今用,更好地促进当代交通的发展,丰富人们的生活体验。

(刘强)

“我对望龙门缆车的轨道进行了研究,发现这是一座连续梁桥的轨道桥,这也是中国现代桥梁最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连续梁桥。”刘强说,重庆地理环境特殊,交通领域很多技术理论都在重庆产生,深入研究这些理论有助于推动城市的发展。同时,对重庆市内交通线路的研究,也能更好地促进当下的发展。

比如,他就在重庆城区的步道建设提升改造时提出了在跨江大桥两端安装观光电梯的建议,把滨江步道与桥梁人行道连接起来。如今,朝天门大桥、千厮门大桥的垂直电梯早已投用。最近,他又提交了重庆城区城市更新的新思路,把位于江北区、渝中区、南岸区的多个文旅景点通过步道、缆车、索道、轨道等交通快行和慢行系统,将渝中区的游客引到江北区、南岸区,让游客留在重庆、在重庆消费。

刘强说,目前相关规划正在与各方协商中,有望落地。

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受访者供图

编辑:李舒    责编:孙琼英,廖异     审核:冯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出伏立秋后反被热晕?网友辣评:... 三伏天这个大魔王终于要挥手告别了,是不是觉得身上的汗珠子都少蹦跶了几下?没错,末伏结束了!也就意味着...
江南新材IPO定价10.54元... 日前,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江南新材”)披露了发行公告,确定主板上市发行价10...
可以一次性拔掉4颗智齿吗?医生... 医生,长痛不如短痛,我可以一次性拔除四颗智齿吗?"对于很多长了智齿的朋友来说,可能会时不时地冒出这个...
巫溪小伙迎娶高颜值斐济新娘,婚... 近日,以"巫溪文峰小伙迎娶斐济高颜值新娘"为内容的视频受到网友关注。8月27日,发布视频的婚礼化妆师...
im Token钱包:Coin... 这是一款广受欢迎的数字钱包,在全球超 200 个国家和地区收获了超两千万用户的信赖。它致力于为用户打...
原创 清... 林烨,一个清华毕业的天才,却选择加入美国国籍,投身导弹研发,甚至把导弹对准了曾经的祖国中国。这个选择...
原创 马... 据报道,在2025年这个看似平常却又暗流涌动的年份,美国政坛与情报界掀起了层层波澜,而这一切,都与特...
比特币“疯涨”!特朗普再添一把... 一路“疯涨”过后,5月21日,比特币重回70000美元,当日最高价格达到71650美元。在这样的背景...
女生在塞尔维亚旅游时,出租车司... 近日,一位女生在塞尔维亚旅游时打车,不料出租车司机得知女生是中国人后,全程表达对中国的赞美。
二孩夫妻又生四胞胎,孩子父亲:... 8月23日,已有二孩的产妇李女士在深圳成功诞下四胞胎,从原本温馨的四口之家,瞬间扩容为热闹非凡的八口...